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春秋无义战”B.生产力的飞速发展C.经济飞速发展D.各学派激烈辩论
2 .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D.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021-09-02更新 | 21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农村初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C.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崩溃D.思想大一统局面的逐步形成
4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当时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
A.社会制度大变革B.私学兴盛C.诸侯国的兼并战争D.士人的解放
2021-08-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易中天曾说:“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锋,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这场“跨世纪大辩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私学兴起,人才辈出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社会的急剧变化
2021-08-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7 . 某同学在研究成语起源时,有如下发现,这说明百家争鸣(     
成语揠苗助长杞人忧天滥竽充数东施效颦
来源《孟子》《列子》《韩非子》《庄子》
A.各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B.在当时引起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C.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础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1-04-27更新 | 545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   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允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式活埋。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四   现在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1)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措施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4)根据材料四,请问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2021-04-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吴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争和社会动荡,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治世良方?

材料二   下列内容与一位山东籍历史文化名人有关,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与材料二相关的山东籍历史文化名人是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观察三幅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材料三   要认真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021-04-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依据材料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道家、法家三家学说中,任意选择一家学说,谈谈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2021-04-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