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制度创新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新制去代替。从制度本身来说,新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表


材料三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肖德甫《大国法则》

材料四   关于经济发展模式,英国、美国都有探索……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请根据材料一分析“新制”的推行有何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光荣革命能够成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材料三中“温和妥协的方式”指的是什么?这种方式的确立得益于哪一法律文件的颁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加入政府干预手段”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干预手段指的是哪一事件?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制度创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020-06-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2 .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讲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 A 时期)

第一节   构建大一统政治秩序

一、中央集权与郡县制

……

第二节   形成统一经济体系

一、统一度量衡

二、车同轨

……

第四节   深化文化交融格局

一、书同文

二、儒学正统

……

元朝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南北对峙数个世纪的分治局面,深化了大一统制度实践,在承袭历代以来民族融合成就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建树,边疆各地对中央政府的政治向心力趋势越来越强,为继起的明、清两代的长期统一初步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最早、正式提出“中华民族”概念。1935年,田汉、聂耳谱写的歌曲一经诞生即迅速传唱大江南北,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更警醒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元)

1952年

1978年

2000年

内蒙古

173

317

6502

广西

67

225

4652

西藏

115

375

4572

宁夏

126

370

5376

新疆

166

313

7372

民族地区人均收入与贫困人口概况

1978年

2009年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306元

14070元

农牧民

人均纯收入

138元

3931元

农村贫困人口

3076.8万

1452万

——以上材料均整编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2024年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A空白处补充完整,并概括元朝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写出该“歌曲”的名称,并简述该歌曲在当时起到的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领域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党和国家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因素。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某中学九年级同学以“和谐·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材料一:

“和”字的小篆体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唐太宗

(1)材料一中的小篆体在公元前3世纪成为全国通行文字是与哪一位皇帝有关?材料一中的文字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二:战后初期,英国、瑞典等西欧国家最早宣称它们是“福利国家”,通过建立内容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增强国家对收入分配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

——摘编自张小济《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剖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哪一文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材料三:

序号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6年多,6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造成9000多万军民伤亡,军费开支及物资损失5万多亿美元。

1999年美国以维护人权为幌子,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悍然对南斯拉夫进行狂轰滥炸,仅因为南斯拉夫是北约东扩的障碍。

现在的地中海南岸与东岸的中东地区,是国际热点地区,长久以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纷争不断:叙利亚内战烽烟未熄。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不利于人类和谐相处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材料四: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摘编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综上所述,请你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4 .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追求之一,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以“和谐·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并设计了如下专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专题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唐太宗


(1)材料一的图七为“和”字的小篆字体,该字体在公元前3世纪成为全国通行文字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材料一中的文字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请从法律角度列举一项唐太宗践行这一思想的措施。

材料二   战后初期,英国、瑞典等西欧国家最早宣称它们是福利国家,通过建立内容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增强国家对收入分配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

——摘编自张小济《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剖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哪一文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专题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材料三

序号

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6年多,6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造成9000多万军民伤亡,军费开支及物资损失5万多亿美元。
1999年美国以维护人权为幌子,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悍然对南斯拉夫进行狂轰滥炸,仅因为南斯拉夫是北约东扩的障碍。
现在的地中海南岸与东岸的中东地区,是国际热点地区,长久以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纷争不断;叙利亚内战烽烟未熄。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不利于人类和谐相处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专题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材料四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摘编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综上所述,请你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023-03-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至2000 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 100 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由此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


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中所说的皇帝指的是谁?1分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修筑长城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大量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目的?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
2021-01-16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民族;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世界著名的长城。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的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互相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三: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摘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量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改革。这一重大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

2024九年级下·广西·专题练习
7 .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说史】

(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一中的图片所属的史料类型是____。(①文献史料:②实物史料)。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空格内。请根据材料指出这两项史料分别见证的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变化。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在统一思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不同点,归纳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024-05-2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广西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8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时期诸侯国控制地方手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前后期汉文化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中国古代史是一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2024-02-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9 . 秦汉时期许多治国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所创立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量衡制,实现了政治、经济与文化多方面的高度统一。这些制度大体上得以延续下来,为中华民族的制度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启良《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只有与民休息、尽快恢复社会经济,才是兴邦之路……汉文帝时下诏连续十二年租税减半,汉景帝时“三十而税一”。文景之时,先后“除肉刑”,减轻笞刑。经过汉初七十余年的休养,西汉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马卫东《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材料三   在董仲舒看来,思想混乱必然导致政治动乱,唯有儒学讲求“大一统”,宜定为一尊。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儒学典籍成了国家教科书,儒学终于有了官方身份,走上与政权相结合的道路,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制度及其作用。
(2)材料二中汉初统治者认为“兴邦之路”是什么?请归纳他们为此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董仲舒建议将儒学“定为一尊”的理由。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秦汉时期的治国措施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经验?
2024-02-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手工业进步B.农业的发展C.城市的兴盛D.商贸的繁荣
2023-09-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