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喜是一个普通的秦吏,也是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他的墓葬及随葬文书的发现,使我们得以“还原”他的故事,他所处的时代。


(1)喜生于公元前262年,是秦国人。他的祖辈原是楚国人,由于家乡被秦攻占,便从“楚人”变为了“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器牛耕推广,社会经济发展B.各家学派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C.兼并战争连绵,各国此消彼长D.政治经济变革,各国变法勃兴

(2)喜在19岁时走上仕途,一生中历任乡史、(县)令史、郡属等职务。他的小吏生涯,伴随着秦统一前后________的逐步建立。(     
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度D.行省制度

(3)喜在成为秦朝子民的第五年去世,终年46岁。他被葬在秦式的墓葬里,随葬文书皆用秦的文字书写。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喜及其家人不仅在政治意义上,也在________意义上,已是“秦人”。(       
A.经济B.军事C.文化

(4)喜只是一个普通的秦吏,但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历史巨变之中。综合本题信息,联系所学,说说你对这一“历史巨变”内涵的认识。
2024-01-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丛书《中国的历史》每一卷目均由“标题”和“副标题”构成,其副标题往往蕴含了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特征的认识。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下表撷取了丛书中的部分标题,选择相关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填写字母)

卷目

标题

副标题

第三卷

秦汉帝国

秦始皇的遗产

第五卷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第六卷

隋唐时代

第八卷

A.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B.魏晋南北朝
C.绚烂的世界帝国                            D.辽、西夏、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丛书第三卷“秦汉帝国”以“秦始皇的遗产”作为副标题,请结合具体史实,写出两项“秦始皇”为汉帝国留下的“遗产”。
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3)若要为丛书增加第九卷内容,你认为可以如何设计?填入下表中。
卷目标题副标题
第九卷________________
2024-01-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分裂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直到秦朝建立才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争战混乱局面。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西周国家的功能由众多的地方代理来执行的,而这些受封的地方封国可以当作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翻版。周王在直接统治的国畿之外,是通过诸侯的统治来实现的,周王实际上放弃了自己对于这些领土的行政管理权。

材料四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材料五

材料六   秦汉开创了支配中国两千年的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此后,统一成为主流,被认为是正常的,分裂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任继愈《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处应该填写_______(朝代),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西周时期所采用的_____(政治制度)。
(2)综合材料二、三、四,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西周时期所采用的这一政治制度, 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从材料五可知,秦所开创的政治体制是_____。这套政治体制与以往朝代所使用的制度有何差别?
(4)材料二所反映的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是统一文字,请再列举出一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于后世的贡献有哪些?
2023-11-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罗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探寻文物历史从考古中出土的古代文物,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可以用于研究古代社会状况。下列图片中的文物来源于不同时代,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生活的不同方面。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用于了解古代社会状况,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
示例:戴枷奴隶陶俑可以反映商朝时期的制陶技术,也可以反映奴隶的生存情况。任务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可以反映_________,也可以反映__________。任务二:利簋及铭文也可以反映__________________
(3)“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材料E所示的《韩非子》书影是这一思想文化高峰期的重要代表著作,小王同学还想要了解其他学派的思想,请你为他推荐一本著作,并说明理由
2023-11-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罗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随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材料三   秦统一后,秦朝的执政措施更为偏重兴建大型工程,其中筑长城用40万人,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达70余万人,加上其他劳役,服役的人数总计不下300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秦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周荣《秦朝兴亡的历史研究》


(1)材料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概括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6 . 某校开展“小钱币,大历史”主题学习活动、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部分货币。观旅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小明发现材料一中各国货币形制不一、币制混乱,请你为他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小宇向同学们解说:“材料二是秦半两钱,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后在全国流通”。秦始皇统一货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3.晶晶发现材料三中北魏、辽、西夏等政权货币的外观存在相似之处,这说明上述政权(     
A.社会经济繁荣,远超中原B.重视农业生产,国力强盛
C.效仿中原币制,巩固统治D.思想文化活跃,成果丰硕
4.茜茜比较了上述货币,认为“上述材料不仅能反映秦对后世币制的影响,也能反映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结合材料,对其观点作进一步阐述。
2023-05-20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反映大一统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任务一:以大一统国家的治理为研究主题,可用图片D、_________反映经济方面的措施;可用图片A、图片B反映_________方面的措施。
任务二:以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政治措施为研究主题,图片A、__________________是原始史料;图片E、_________既是实物史料又是文献史料。

材料二: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也。诸功臣旧族…皆改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唐)白居易《寄胡饼杨万州》

何时窄袖短貂裘,胭脂山下弯明月。

——(唐)元稹《小胡茄引》

(3)根据材料二,指出“魏”采取了哪一项改革措施?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尚?
2022-08-1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1)将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按照时序排列______(填写字母)。

(2)上述材料中,能够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材料是D和______,材料B和E能够用于研究的主题为______
(3)仿照以下示例,从上列图片再选一个文物,为其写一句说明。
例:图D所示文物既能反映当时的铸币技术水平,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图—所示文物既能反映______,也能反映______
2022-04-13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新城学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

材料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1)两段诗词中的“胡”各指什么少数民族?
(2)历代统治者采用的民族政策不尽相同,衍生出了一系列典型事件,请完成下列表格中左右两列信息的匹配(一一对应,答案填字母)。

(3)基于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022-01-20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文字叫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材料二: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2)材料二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其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3)材料中“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指的是秦朝推行的哪一项措施?以哪种文字作为通用文字?
(4)青少年应该为促进文化大发展作出贡献,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