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甚至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战国载记》中认为:“秦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混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注:笼络)百代之概。”并认为汉代所撰成的史籍多叙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读史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应被前人有所偏执的记载所左右,需要以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价。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韦慕庭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他生前确实没有成功,他未能看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可以说是个失败者。但是,他对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响,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在他身后,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终于取得全世界瞩目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又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材料三   200多年前,一个人用超凡的洞察力,免疫于最高权力的诱惑,出演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奠定了一种体制的传统。是因为这样一个决定,而不是当了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无法超越的巨人。

事实上,早在北美独立战争打响前半个世纪,生活在北美大陆的人民已经习惯了选举与投票。当共和民主概念深入人心50年之后,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拒绝那顶看上去很美的王冠。

——摘编自埃利斯《华盛顿传》和《华盛顿真是“因美德而拒绝王冠”?》

材料四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居第二。


(1)你认可材料一、二中梁启超和韦慕庭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吗?请用相关史实进行解释。
(2)秦始皇和孙中山各自创造了怎样的历史?这两位人物有何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华盛顿的事迹。华盛顿“拒绝王冠”,出演“最伟大的退场”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相关史实,阐述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理由。
2020-07-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五中2020年7月中考历史冲刺卷
2 . 城市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请以《城市的浮沉与绽放》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要求:从下列图示提及的城市中选取五座城市,写清城市名称,相关事件及事件的影响。逻辑清晰,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2020-07-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四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2240年前秦朝的建立,中国历史实现了第一次大一统。从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得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有

①实现了国家统一   ②开始废除井田制度   ③建立了皇帝制度   ④建立了中央政权机构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秦灭六国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秦朝和元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的巨大创新各是什么?
材料三   国家坚定不移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3)依材料三指出,当前国家为“维护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2020政府工作报告


(4)据材料四回答,2020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落实“九二共识”的?
(5)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0-07-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六十年换了人间。 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西藏从此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书》

材料三:“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十九大报告

材料四: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光明网光明日报


(1)是谁最早开创了“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 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哪个朝代? 由在中央设立的哪一机构直接统辖? “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哪一民族政策?
(3)材料三中“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一谈你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识。
2020-06-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臭,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材料中可以看出,李斯反对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李斯的反对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2)说一说秦统一中国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这两项措施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2020-06-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其观点意在说明
A.秦朝确定了中国的版图
B.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
C.中央集权体制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D.专制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
8 . (6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

——唐·杜牧《阿房宫赋》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军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四: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六王毕、四海一”完成于哪一年? (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 (1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郑成功认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的史实依据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以及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根本目的。(2分)
(5)《反分裂国家法》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案。你认为实行哪一种方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并给出相应的理由。(1分)
2020-05-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吴江区梅堰中学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吴振华【2020原创资源大赛】
9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北朝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0 . 简答题
朝代的更替是历史必然,一个朝代从开始的百废待兴,发展到鼎盛时期,盛极而衰至灭亡是一个个历史轮回,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建立的时间?如何认识秦完成统一的意义?
(2)唐朝前期繁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明清时期我国科技逐步落后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2020-05-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陕西省渭滨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