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材料论述题

秦朝的统一,绝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减,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二)三晋地狭人稠,秦地广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三)又能奉行法家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材料中秦朝建立的时间。
(2)请结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根据材料简要举例论述。
2020-12-2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三   西汉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这些代表人物的许多活动及其成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集大成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巨大而长久的影响。

——摘编白甘霖《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开创者和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思想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是谁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概括丝绸之路其功能的转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在文化上“具有开创性、集大成”特点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果。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汉朝兴盛的主要因素。
2020-12-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就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商君治秦”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的“商君治秦”这件事对材料二中的“秦王扫六合”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领导大家举行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能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其主要依据是他倡导了哪一事件?当时的国君是谁?该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的思想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材料二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2)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商鞅变法措施。

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
58次3次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直接导致该局面的出现?

材料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4)李白诗中“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5)“秦王”为巩固统治而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五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6)材料中体现了统治者哪些措施?
2020-12-2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帝王,对其功过是非,历来众说纷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 五帝所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 内骚动,百姓罢敝……财质力尽,民不聊生。

——《史记・张耳陈徐列传》


(2)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材料三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朝代。


(3)材料三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指什么?据材料三,指出翦伯赞对秦始皇的评价及其主要依据。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2020-12-21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秦朝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存在的时间短,只有15年的历史,却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子》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李白的诗赞颂了“秦王”统一六国的伟大功绩。请你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依据材料三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朝的统治的?这样的统治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4)对于上述材料中的秦朝历史,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秦孝公“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孝公为什么会认为“丑莫大焉”?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与材料二、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2020-11-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区八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判断题(正确请使用“正确”,错误请使用“错误”)
(1)墨子提出“兼爱”“非攻”,提出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2)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秦朝建立了我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4)西汉初期,西汉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原因是国力强大,采取“怀柔”政策以巩固政权。(     
(5)甲骨文采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2020-11-2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1)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是指什么?
(2)材料二是‘他’在我国历史上开创的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什么?其中中央机构中的太尉负责管理什么?
(3)‘他’在地方上又推行什么制度?有什么影响?
(4)材料三是当时统治者采取的统一货币和文字的措施,请你写出秦统一后的货币和文字的名称。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秦朝用来巩固统一的措施?
(5)我们由“秦王扫六合”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20-11-2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国商鞅变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隶;废除贵族的世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二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三项变法内容。
(2)商鞅变法作为两千多年前效果最显著的一场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是谁?
(4)商鞅变法与秦的统一有怎样的关系?
2020-11-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樟村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