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10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迨(到)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白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如图所示——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材料四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一年?秦朝哪项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一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4)根据材料四,归纳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3-10-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在汉朝,儒学取得统治地位。秦推崇法家学说,汉却尊崇儒术。汉代儒学本身是折中的,它从先秦时各领风骚的其他哲学流派中吸取了许多思想和哲学观点。因此,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其历史重要性在于儒学影响了精英、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汉高祖采用儒生负责制定的宫廷礼仪。文帝(前179-前157年在位),欣赏道家的学说,认同其与世无争的态度,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文帝之孙治下,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

苦读儒家经典的官吏,他们主要依据道德来处理与君主的关系,忠于职守,坚持抨击朝政,拒绝无条件地服从上司至君主制定的政策。在汉朝,很多儒生和官吏反对诸如政府垄断等政策,并根据它们是否符合道德原则及对人民生计的影响,对这些政策提出批评。

东汉,儒生们激烈反对宦官在宫中弄权,往往宁愿丢官丧命,也不屈从于他们的权势。

汉末,全国各地的士绅们(指受过儒学教育的官吏、地主等)远离京城,大多还关注地方事务。在以后的历史时期,士绅的实力和凝聚力为中国文明的统一做出的重要贡献,丝毫不亚于政治上的中央集权以及经济一体化。

——摘编自【美】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儒学、国家与士绅》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①秦始皇在统一与管理国家方面是推崇法家学说的。(     
②汉朝建立后,儒家学说被立为正统,其它学说全遭排斥。(     
③儒学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其原因是儒学影响了精英、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④文帝有可能是受到道家学说影响而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⑤东汉时期,朝政腐败、混乱,曾出现宦官在宫中弄权的现象。(     
⑥汉末社会动荡,士绅们离开了京城,但大多关注地方事务。(     
⑦在古代,士绅的实力和凝聚力曾为中国文明的统一做出重要贡献。(     
(2)请据所学知识列举“文帝之孙(汉武帝)治下,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主要表现。
2023-09-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小明同学围绕河北历史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文明传说]

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交战地点传说在今北京西、南和河北中、北部地域。最终蚩尤大败。


(1)指出这场大战的名称。

[人文邢台]邢台市内丘偏鹊祭祀,2006年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丘是扁鹊行医圣地、生前封地和逝后葬地,祭祀扃鹊规模最大的祭祀地、扁鹊文化发祥地。202210月底,邢台市扃鹊祭祀等非遗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

扁鹊庙


(2)请举出扁鹊在中医上的贡献。

[千古一帝]

他出生在前259年的邯郸,赢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公元前210年,他在第五次东巡途中,死于沙丘宫(今邢台广宗县)。


(3)材料中的“他”是谁?

[儒家名流]

汉武帝接受⎕⎕⎕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4)指出材料中“⎕⎕⎕”所指的著名人物的名字。

[农民起义]

张角,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张角创立太平道,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年-172年)初传道。公元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


(5)指出张角发动起义的名称。
2023-09-1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年纪老了,就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推举舜,说舜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他考验了二十八年将位置传给舜。

材料二:如下图。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舜能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涉及的是西周的哪一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图二中A、B处分别代表的内容是什么?
(4)通过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材料二: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另据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材料四:据史书记载:“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他于哪一年完成了“扫六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北部边隅采取了哪一措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哪些问题?(两点即可)
(4)材料四中记载的这一事件有何历史地位?
2023-09-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统一后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作用?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这对实现中国梦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2023-09-0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秦汉时期的治国之智。

材料一: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

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1)说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的背景和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诸侯国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说说汉武帝“推恩令”之策的高明之处?
2023-08-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集团校南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朝代创立的什么政治体制?当时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藏事物?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位帝王的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显现出什么趋势?
2023-08-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潜江市初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4)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2023-07-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新皇帝设置的“若干行政区”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二是……: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这三个因素促使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摘编自《汉朝历史: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诸侯国问题的?
2023-07-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