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1)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3)材料三中“刘项”在秦亡后进行了“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全国上下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上图所示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和汉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思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024-01-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   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次得宠。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而罢黜百家,他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名称,并且指出图二长城起止点A、B的地名。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主父偃之计”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此计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4)请你为以上三则材料设计一个学习主题。
2024-01-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漳州台商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铜权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铜权铭文

二十六年,……(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提取材料一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车同轨”与“书同文字”对应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的变化。
2024-01-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紧紧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探讨。现在,他们针对下列材料又列出了几个问题,邀请你一起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下图是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

材料三   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请回答:
(1)秦朝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是什么?这一模式的实行有何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哪一皇帝?材料反映出当时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上”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3)材料三中光武帝的举措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2024-01-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由谁建立的?他建立的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的官职分别是什么?
(2)刘邦在建立汉朝后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了什么政策?
(3)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的人是谁?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了哪一钱币?
(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2024-01-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临江市外国语学校、临江市第三中学、临江市光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据图1指出秦始皇建立了什么制度,据图2指出能直接体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二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

——摘编自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文化的一统”、“政治的一统”与“地域的一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依据材料三,归纳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023-12-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七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无论是“秦王列甲戈,叱咤扫六合”,亦或是“汉武揽英才,报君黄金台”都在印证中国的历史长河从不乏雄才,在历史的进程中虽有分裂,但统一仍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更是华夏儿女不变的追求。



某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1)上述材料中的示意图是指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系统?该朝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汉武帝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所派的两位将领分别是?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今新疆等地(西北地区)的管辖的?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023-12-2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权机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还企图谋反……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汉武帝即位后,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摘自部编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摘编自《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材料一中的“国家元首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指的是哪一制度?“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3-12-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三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她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产生的影响。
2023-12-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