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国家治理篇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国家统一,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上些诸侯王,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

——选自教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2)为此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除此之外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国家的统一?
(4)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5)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其结果如何?
(6)你还知道哪些汉武帝实施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023-12-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一       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大一统国家中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加强防御力量、发展民族关系等方面,都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④的名称。
(2)根据“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示意图”,指出其中哪项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材料二中,与序号②所指朝代相匹配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填写字母)。结合所学,谈谈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所产生的作用相关史实(秦汉时期)
秦始皇派兵修建灵渠。
有利于发展农业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增加农业劳动力,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长城。汉武帝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有利于发展民族关系
2023-12-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西周政治制度等级图

材料二



(1)写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名称。并结合所学,概括这项政治制度的作用。
(2)在材料二图片①②处填上相应的名词。说说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的措施。
2023-12-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1)据材料一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实行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这种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12-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二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自始皇并天下,至二世而亡,前后仅十五年。然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因袭。其在政治上之设施,关系可谓极大。

——摘编钱穆《秦汉史》

材料二   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次得宠。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而罢黜百家,他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主要的历史贡献。
(2)据材料二,简述汉初到汉武帝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秦始皇与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共同功绩。
6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县的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其长官称县令;不满万户的称县长……县以下的地方政区是乡,乡辖(管辖)十亭,亭有长;一亭十里,里有魁;一里则辖百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中国通史》

材料三:主父偃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图片所示形势与西周的哪项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2)材料二所示现象的出现与哪一王朝实行的什么制度有关?当时,“郡守”“县令(县长)”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反映了主父偃提出的什么建议?为了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材料中提及的这位“陛下”还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2023-12-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让我们一起回顾秦朝的兴衰史,完成下列问题。
【崛起建立】

素材一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素材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秦国的崛起与素材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素材一中“民勇于公战”源于这一事件的哪一内容?
(2)素材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秦的统一,有什么意义?(一点即可)
【巩固发展】

(3)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中丞相的职能是什么?秦朝开创的什么制度成为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上图反映了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亡国启示】
(5)秦朝二世而亡,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朝兴亡的认识
2023-12-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制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二   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三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1)依据材料分析,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是什么?在上述制度下产生了哪几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无借鉴意义?请简要说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封建亲戚”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三,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2023-12-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缔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被称为“千古一帝”。秦朝虽然短暂,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嬴政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货币一统。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秦王”指谁,材料体现了“秦王”作出了哪一重大贡献?
(2)材料二反映出秦始皇确立了什么制度?指出这种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4)学习了秦朝的有关历史,请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2023-12-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古封国制”源于哪一制度?材料一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的特征?
(2)依据材料二中“汉皇帝”是历史上哪位皇帝?他下“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统领中央机构的任一官职名称及职责。
(4)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023-12-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