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图示中①、②两处的正确内容。
(2)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的哪项措施?结合所学说一说这项措施有何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对此他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国家继续对统一局面加以稳定和固化,而固化的基本前提是加强对原来不属于秦国管理的各诸侯国的控制。在这种背景下,能够削尾大之势,防止新割据产生的郡县制成为首选。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后,造就了一批层级分明、规模有别的行政中心城市。郡县制城镇体系是以首都为中心,郡城为框,县城为枝节的一系列城市组群。

——魏亚儒《中国城镇发展动力历史演进研究》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的观点。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历史作用。
2022-11-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秦王”“秦皇”指的是谁?
(2)“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3)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
2022-11-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书籍被烧毁”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史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跟哪一位皇帝有关?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秦朝采取的这些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2-10-30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1)材料一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古代哪两种政治体制?其中秦朝政治体制中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什么?
(2)为巩固统治,汉武帝在政治方面采纳了谁的“推恩”建议?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在经济方面,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巩固统治,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统一铸造什么钱?
(4)材料三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重要措施?
(5)秦始皇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2022-10-07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三: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四:设立军机处,国家大事完全听皇帝裁决。


(1)材料一的图示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3)材料三中的“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
(4)材料四中的军机处是有哪位皇帝设立的?简要评价此举措的影响?
2022-09-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禹传子,家天下”


(1)材料一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制度有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材料二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3)材料三中,图一李白诗里所述的是秦王的什么历史贡献?图二反映出为巩固统一、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什么重要制度?

材料四:主父偃:“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   

——摘自《资治通鉴•汉记•世宗孝武皇帝》


(4)材料四的“上”指哪位皇帝?他是如何解决诸侯国势力过于强大的问题?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5)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2-09-0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统一的重要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问题:据材料,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2022-08-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桑珠孜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度创新】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             ③行省制度
④取消中书省,设“三司”             ⑤设军机处

材料二:【人才选拔】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签》

材料三:【治国之道】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材料四:【安邦之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表中,找出下列各朝代创新施行的制度或措施,将序号填入表格。
朝代唐朝宋朝元朝明朝
制度或措施

(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4)材料四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2022-08-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秦王朝组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网络,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那之下设县,县下设乡、里。这就建构了从朝廷到地方多梯级的统治机构。

——摘编自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中国通史第4 卷》


(1)依据材料,指出秦朝在地方实施的行政制度?该制度有什么历史地位?

材料二: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


(2)依据材料,指出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体制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科技创新】

材料三:识图回答问题



(3)指南针在什么时期开始运用到航海上?图1与图2有何关联?指南针的运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四:"有办法了!"瓦特激动地跑回家,匆匆地拿起纸笔,开始设计.……在试制过程中,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第二项专利研究成果。从此以后,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种新型蒸汽机的召唤下,终于来临了。

——《蒸汽机打出的天下》改编


(4)依据材料,概括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的原因?

【文化创新】

材料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5)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红楼梦》前 80回的作者是谁?二者的作品在题材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022-08-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学业发展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