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往也逐步开展起来。请结合所学知识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六国,完成了国家统一。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秦统一后首次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汉武帝时期,巩固了封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2 . 研读史料,感知史实,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认真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在年老的时候……准备传位给伯益,但禹死后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启,启便即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主父偃)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1)材料一中“启即天子之位”说明什么政治制度代替了禅让制?材料二说明西周开始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三说明秦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四反映了汉武帝为加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巩固统治发挥了什么作用?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征。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人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说,战国时,各国(田亩大小不一样)。车涂异轨(车辆宽窄不一样),律令异形(法令不一样)。衣冠异制(衣服帽子的式样不一样),言语异声(说话口音不一样),文字异形(文字写法不一样)【原文:“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材料二秦始皇诏令:“廿六年,皇帝尽并兼诸侯,皇帝尽并兼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度量衡方面,秦朝在哪些方面作出了整齐划一的规定?针对文字异形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又推广什么字形?
(2)材料二中,皇帝尽兼诸侯?除了这件事情之外,材料二还提到了哪几件事情?
(3)在秦始皇采取的经济措施中除了上述材料所述外,还有哪一件?
(4)如何看待这些措施?
4 .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1000个。

材料四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
(3)材料三中秦朝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武帝”和“主父”分别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5 . 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巩固了政权,维护了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朝实施了哪一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其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学家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设置在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2017-12-1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单元提优检测试题

6 .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

毛主席诗《沁园春·雪》(1936.0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

(2)材料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除称自己为皇帝外,还在中央政府主要设置了三大官职,哪个官职负责管军事?

(3)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纳谁的建议创办什么学校?

(4)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一淡你的认识。

7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请写出促进秦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和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2)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3)在经济、文化、交通方面,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

(4)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举措?

8 .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秦之兴】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哪个国家后来实力大增?它实力增强主要与哪次变法有关?说出这次变法的两点内容。

(2)材料二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后建立了怎样的国家?为巩固这一国家,统治者在政治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秦之衰】

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三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秦之亡】

材料四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过秦论》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9 .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汉初,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什么制度?结果如何?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怎样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3)你能说一说材料三称赞了哪一历史事件吗?“秦王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2017-09-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2017-2018学年上册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检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