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选官制度,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极为丰厚的内容,并且在历史演变中具备了高度的自洽性,能够不断自我修复完善并自我发展。……古代的这一制度体系, 比较有效地维持了统治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在统治集团中吸纳社会精英,形成较高素质的官僚队伍, 其中有些方法和措施,如政府机构的权力配置与相互制约、科举选官的操作方式等,已经达到了非常精致的程度,不乏可供现代参考借鉴的成分。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图A①处是 ___________ (官职)。图 B②处是_____________(地名)。元朝时期设置 _______________ (机构),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公元前27年,图C.______________ (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政治、法律、选官制度”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分别列举隋唐、元朝时期“比较有效地维持了统治秩序的稳定”的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六次模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统一后设置行中书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在全国的名藩大府及边微要地都屯戍重兵。解除长期以来南北间商业贸易的禁令,并设立驿传,取直大运河,创行海运。规定“凡宋无名之赋,一切蠲除(除去,免除)之”。规定南宋的一石当元制的七斗,禁止使用私制的度量衡器具。禁江南行铜钱,以交钞易换南宋的交子会子,使之成为全国通行的通货。

——摘编自周良霄《元史》

(1)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图A中①处__________掌管行政事务;图B宋太祖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皈依了__________(宗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统一后采取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建立后是如何对西藏地区进行管理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的治国方略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澄城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中央集权是如何实现的?

材料二

            

(2)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事说明元朝的国家治理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

            

(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安定和巩固东南(此处仅指中国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东北、西北边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历史真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不足投天下, 于是乃权投舜。

材料二: 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材料三:见下图。

(1)材料一中记载了传说中哪两位部落联盟首领之间的传位方法?这种传位方法被称为什么制度?
(2)从材料二中的“用鼎制度”可看出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个即可。
(3)材料三中的示意图反映了秦朝的哪一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
(4)结合三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下列哪一说法更加符合?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逐梦芳华—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评卷(吉林省版九年级第七次考试A卷)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初中历史
5 . 书籍目录揭示线索,隐含认识。以下目录出自王家范等撰写的中国古代史专著——《大学中国史》。阅读目录,回答问题。

阅读目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
(1)第二章上古三代中第一节的标题是“寻觅中的夏”,其下包含了“文献传说中的夏朝”“夏文化中的考古探索”两目.据此,请你推测作者“寻觅”夏朝历史的研究方法。
(2)结合所学,在目录中①②③横线处填入相应内容。
(3)第四章以“大一统帝国的创制(创立制度):秦、汉”为标题,请写出作者要强调的秦朝创立的主要制度。
(4)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说说这本中国古代史只写到1840年前的原因。(请按层次作答)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时期,人们通过自愿报名,参加不同科目或不同级别的考试,再由主管机关根据个人考试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委以不同官职……大批士人可以“学而优则仕”……在原则上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选才标准,并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内容、标准、程序、步骤,使考试制度化,这有利于评分标准化与客观化。

——摘编自宋中选《从唐代科举看其政治功能》

(1)材料一图A中的①处是______(地名);秦国于公元前______年完成统一大业,秦朝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图B王朝建立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______制度”;公元前27年,______ (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7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度建设·巩固统一】

材料一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注释: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而藩国自析。

——班固《汉书》卷十四

(1)材料一中“新皇帝”管理“若干郡县”的制度是什么?材料二中“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什么影响?
【民族交往·促进交融】

(2)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人物推行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影响?图2反映了唐与吐蕃交往的方式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
【边疆治理·奠定版图】

(3)图3文物证明了清朝对哪一地方加强了有效管辖?1727年,清朝在这一地方设置了什么机构?图4设立的机构管辖范围是哪里?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出现了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实,有些没有出现过所谓封建盛世的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样巨大,比如秦朝、隋朝和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

——摘编自《再论中国古代的盛世》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共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部编《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秦朝__________(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元朝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成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__________(机构)管理;明朝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__,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__________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权。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隋朝和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在政治制度领域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宋太祖为解决问题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八次模拟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所学,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2)依据所学,写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概括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

材料三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的为政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2024七年级下·山东·专题练习
10 . 某校7年级(2)班同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探究政治演变——完成研学报告】

(1)一组同学想要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趋势,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制作了研学报告,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研学报告表。

研学报告表

课题名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组长XXX
一、研究内容
历程朝代表现
建立秦朝秦始皇正式建立A制度。
巩固西汉汉武帝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B
完善唐朝政治上:三省六部制教育上:科举制
加强北宋通过实行C政策来限制武将权利。
在地方实行D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强化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帝设立E,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研究结果
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F

任务二   【认识边疆管理——制作历史展板】

(2)二组同学准备利用搜集到的图片制作历史展板,此来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请你任选一个展板,根据展板内容为其配一段解说词。
展板一展板二展板三

1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任务三   【汇总灿烂文化——制作文化墙】

班级文化墙
参加人员:七年级(1)班全体同学活动主题:探寻文化成就
材料一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摘编自李一《甲骨文与青铜纹样再利用的探索》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中国的造纸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4科学家A
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

5
(3)三组同学为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成就,现在打算制作班级文化墙,请你加入进来。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甲骨文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地位?
②材料二中“蔡侯”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能与“造纸术”相美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③图4的科学家A是谁?图5该书被誉为什么?
2024-06-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七下期末模拟预测卷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