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诏书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现在出土的器皿、木牍等许多文物上,都有各种方式铸、刻或戳印的这四十字诏书,当年几乎家喻户晓。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1896-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   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就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宫楼下起居室的炉边,采取了很随意的谈话形式,历史上称为“炉边谈话”。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代传播官方新闻信息的载体。秦始皇“诏书”中提到了哪些历史史实?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期间办报的特点。分析戊戌变法期间出现办报高潮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的背景。归纳概括“炉边谈话”的影响。
2024-05-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体制创新】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
【思想统一】

材料二

(2)《汉代讲经图》中“经”主要是哪一学派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民族交融】

材料三   北魏时期,鲜卑族在内的北方民族迁到中原推行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贵族联姻。

——中国古代史

(3)材料三反映的改革名称是什么?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管理创新】

材料四   中国古代,在大--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治理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边疆地区,清廷的统治者们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中国古代简史》

(4)结合材料四写出清朝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管辖的机构。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拟一个主题。
2024-05-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克盃铭文拓片
铭文记载,周王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六支部族,燕侯制作了克委来纪念。
②北京建都纪念阙
2003年在金中都遗址上落成。阙是古代宫殿庙宇等前面的专用建筑物,有装饰和象征的作用。
③元大都和义门瓮城城门
1969年拆除西直门箭楼时发现压在明代箭楼之下的瓮城城门,门洞内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的题记。
(1)从材料一中选出研究北京城发展史最可信的两则材料:______。(写序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一个与材料内容匹配的研究主题______。(写字母)
A.西周分封制的产生与瓦解   B.从边陲重镇到全国政治中心   C.行省制度的历史沿革

材料二   平谷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县。平谷建置于公元前195年,当时隶属渔阳郡。《汉书·地理志》记载,渔阳郡有12属县:“渔阳、狐奴、路、雍奴、泉州、平谷、安乐、厗(tí)奚、犷平、要阳、白檀、滑盐。”平谷县为其中之一,而其它那些县或撤或已无存,连名字也只有去志书典籍里觅了,唯独平谷延续至今。

——摘编自柴福善《平谷史话》

(2)依据材料二,写出“平谷建置”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1669年同仁堂由乐显扬创建,创业初成,同仁堂人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己任,讲究“仁心仁术”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仁堂业务逐渐恢复和发展,1954年8月27日,随着乐松生在一纸协议上签上姓名,乐家拥有同仁堂300余年的历史戛然而止。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成立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1995年初以来,同仁堂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1998年以后,同仁堂在世界各地开店22家。

——摘编自杨在军《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同仁堂文化理念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学派相吻合。说出推动同仁堂在1954年转型的历史事件及意义。写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仁堂经营模式的改变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2024-05-2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民主与法治建设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摘编自《韩非子·有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的思想主张,并简述其对秦朝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独立革命时代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并重。所谓“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而“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然而,美国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2)材料二中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原则民主”体现在哪一个重要文献中?举例分析两百多年前美国的民主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的理由。

材料三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6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2024-05-28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山西专用)
5 .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明晰历史线索】

【历史解释·体会制度作用】

示意图

进程

a.确立

b.完善

C .发展

d.强化

【唯物史观·感悟经济发展】
西汉前期社会经济情况

汉初状况

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

应对措施

刘邦时期:“兵皆罢归家”;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以农为本; 三十税一;“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盛世局面

D
【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卡片 1
名称:E改进造纸术
所处时代:中国对世界文
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卡片2
名称: 指南针
所处时代: 宋代
影响: ____F____
(1)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依据上述部分年代尺,把其中的B、C内容填写完整。
(2)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根据以上图文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任选1例对“中央集权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的统治”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3)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根据上述材料,请把D的内容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西汉初期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对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4)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同学们正在制作以上文化宣传卡片,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卡片中横线上空白E、F处的内容。并谈谈青少年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增强文化自信?
2024-05-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文科综合(闭卷)-初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2陕西西安出土的衡器秦权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尤其对匈奴长期用兵,耗费巨大,财政困难,国家“笼天下盐铁诸利”,垄断盐铁产销,打击商人势力,也充实了国家财政。

——摘编自曹大为《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图1,概括秦朝政治建制呈现的特点。史料可根据价值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所属的史料类型,并简述它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4-05-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
7 . 九年级同学以“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相关任务。
【项目主题】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
【项目目标】通过查阅资料,绘制知识结构图,围绕主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展示成果,形成对“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的认识。
【任务驱动】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们围绕主题搜集到下面一组相关文物进行布展。

问题1:请按时间顺序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序号 。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将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特点总结并绘制如下图示。

问题2:请为上述大一统的特点找到对应的佐证文物序号填入下表,并仿照示例说明其在推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特点佐证文物(序号)说明
国家统一反映了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完成国家统一。
“要在中央”

郡县体制

因俗而治

【活动感悟】“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2024-05-26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战国以来,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统一成为大势所趋……有历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二:元朝幅员之广袤,地域之辽阔都超过了我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与唐、宋相比,那些鞭长莫及、只能设立羁縻州郡的地区,元时都悉数置于中央政府有效的管辖之下,设立了行政机构,与内地无异。元代的疆域大体上也是清朝全盛时的疆域,我国今日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元朝统治者的贡献也是不应湮没的。

——摘编自任崇岳《元朝的统一及其意义》

材料三: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摘编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西域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边疆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9 . 历史地图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周秦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变迁的历史意义。
2024-05-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中江中学校中考历史模拟预测卷
2024九年级下·湖北武汉·专题练习
10 .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王老师以“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重温经典——吸取先哲智慧】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1)上述名言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有何相同之处?

任务二   【寻根溯源——阐释政治文明】

(2)请依据材料图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

任务三   【以古鉴今——关注科技创新】

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东汉时代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3)依据如图,请概括说出蔡侯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传播的原因。

任务四   【绽放异彩——吸取文化精髓】

(4)上图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部分成就,请写出作者,并写出作品或作者的历史地位。
2024-05-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2(武汉专用)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