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文治武功,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材料三   从西汉开始,孔子思想就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王朝无不大力推行孔子思想,大兴学校,开展儒学教育,汉族政权如此,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莫不如此。历史上之所以分裂的局面很快被统一所取代,统一的时间远远高于分裂的时间,少数民族之所以进入中原以后很快被融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文化,这个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文化具有超越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甚至分立政权利益的民族凝聚力。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政治制度”的名称,并概括材料一作者的主要观点。
(2)列举两例清朝统治者经略边疆的“武功”,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统者经略边疆的影响?
(3)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使孔子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的是哪一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中国古代统一事业发展的因素。
2024-05-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朝对边疆的控制在以前朝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在漠北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元廷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使得漠北地区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就。……云南地区设置行省,多用土官任职,可世袭。……吐蕃作为单独的大行政区,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吐蕃官员皆由宣政院荐举,皇帝予以任命。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制度),它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图A宋太祖在地方上设置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于1727年在图B中①地设置______,监督该地的地方政务;公元前27年,______(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边疆治理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建立后在中央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2024-05-2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中学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1)下列图片反映的朝代分别是____朝和____朝;图一朝代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____制;图二地方行政制度发展为____制。

材料二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中国历史是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举两例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你认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历史发展演进的趋势是什么?
2024-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陕西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4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秦律》。在《法律答问》中,有一条律文规定:私自移动田界,要被剃去鬓发,表示犯罪。秦简中的《田律》《仓律》是有关田租剥削的法令,《徭律》《戍律》《传律》等是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法令,这些律文规定是十分严苛的……法令主要是为了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保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对于参加1787年费城制宪的美国的“国父”们来说,制宪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正义民主的政治体制,而是寻求一种现实的和有效的政治途径,以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 我国曾多次起草民法典,但当时的条件还不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客观上迫切要求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问世,于是,1986年颁布了民法通则。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完善国内法制环境,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始施行。

——摘编自梁慧星《关于中国民法典编纂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律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述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的目的,并说明其创造的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三,归纳促进我国民法典编纂的主要因素。
2024九年级下·吉林长春·专题练习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的变化。

材料二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至正集》

——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

图一图二图三
(2)根据所学,写出材料二图一、图二代表的政治制度名称及图三代表的主题名称。
(3)表中②处所示的年份是中国哪一盛世局面?指出与此年份并存的国家名称(两例)并概括影响封建经济发展的因素。

材料三   

(4)图二与图一相比,疆域变化最大的是哪一区域?请说明理由。
(5)写出图三中正式归属当时中央政权管辖的地区(两例即可)。

材料四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6)根据材料五、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的理解?
2024-05-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吉林长春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2024九年级下·湖北·专题练习
6 .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各项举措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西周和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指出从西周到秦朝中央对地方管理变化的趋势。

材料二   唐朝在中央设立政事堂,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都是宰相,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所以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宰相在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宰相设置的特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用明清时期的一项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三   对于宋朝来说,榷场贸易更重要的考量是减少边境的威胁。天圣四年七月,就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不是独利的贸易,而是要南北往来。宋朝向金输出香药、茶叶、棉花、犀角、象牙、书籍、外洋舶货。金朝出口北珠、毛皮、人参、银等。作为两国的贸易窗口,即便是在交战时期,双方的主要榷场仍没有关闭。两国之间的交流脉络得到了延续。

——摘编自《宋代边境线上的“榷场”贸易》

(3)依据材料三、分析宋代榷场的作用。
2024-05-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湖北省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了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摘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令相关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将广阔国土划分行政区”。
(3)根据材料三,说明汉武帝统治初期存在的政治问题。
2024-05-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七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8 .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实现统一后在全国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其中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还企图谋反……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汉武帝即位后,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摘自部编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治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此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材料三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上秦、西汉、元朝实行不同政策制度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美两国革命中为实现“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而发表的法律文献。英国革命成功后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五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建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摘编自[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斯福采用的“试验性疗法”的特点及对美国产生的“疗效”。
2024-05-2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华宸英才学校中考第七次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以中央集权为主导,以皇权为最高象征,自秦朝始基本稳定延续两千年。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下,各行政区划的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直到县一级,使得政令在全国畅通无阻。中央集权的政治功能,其根本在于保障国家的版图统一,而国家的统一对百姓而言是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否则分裂必然导致内战,内战则导致百姓生灵涂炭。秦汉以后中央权力持续扩大,中间虽有曲折,但到宋以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地方权力日渐式微。

——摘编自曹锦清等《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等

(1)材料一图 A 所示时期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755年爆发的           ,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中央权力衰微;公元前27年,图B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列举两例宋太祖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古代中国国家治理中得到的启示。
2024-05-2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10 .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生活劳作的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史。同学们开展了“何以中国”的主题探讨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要求。

【探源“中国”】

材料一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在此期间得到发展。

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视野“中国”】

材料二   下图依次为图1、图2、图3

-整理自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下)

【转型“中国”】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图4-整理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带来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到秦朝才有了“中国”这个具体概念?
(2)请你从材料二图1、图2、图3中挑选其中一幅图片,写出其反映的朝代名称,并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作用,请你任选时间轴中某一重大历史时期,举例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你对“何以中国”的认识。
2024-05-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