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2 道试题
2024九年级下·天津·专题练习
1 .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各项举措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西周和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指出从西周到秦朝中央对地方管理变化的趋势。

材料二   唐朝在中央设立政事堂,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都是宰相,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所以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宰相在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宰相设置的特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用明清时期的一项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三   朱元璋称颂孔子为“万世帝王之师”,说“四书五经如五谷,家家不可缺”,规定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等。朱元璋命人删去《孟子》中不合己意者85条,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等,编成《孟子节文》,作为诸生学习的根据,删去的部分不准学习。

——摘编自安震《千秋兴亡:明》

(3)依据材料四、分析朱元璋推崇儒学和删减《孟子》的做法是否矛盾并解释理由。
2024-06-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农耕文明状态下,我国形成了土地政治的特点。在中国广裹的土地上,人口基数大且繁殖不断呈现几何增长的趋势,政府统治稳定的核心是必须保证其治下广大民众的生存温饱问题,其中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工程为农业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尤为重要。故早在公元前的世纪里即形成了一套中央政权政治结构下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

——摘编自《浅析中西古代传统文化的社会管理差异》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问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谈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所以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

——摘编自《希腊域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雅典公民大会示意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政治制度是构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认识东西方社会文明?

3 . 材料一:我国古代的一次变法中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

材料三:秦统一后,……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记录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秦王”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哪年?
(3)材料三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
2024-05-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关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诏书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现在出土的器皿、木牍等许多文物上,都有各种方式铸、刻或戳印的这四十字诏书,当年几乎家喻户晓。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1896-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   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就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宫楼下起居室的炉边,采取了很随意的谈话形式,历史上称为“炉边谈话”。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代传播官方新闻信息的载体。秦始皇“诏书”中提到了哪些历史史实?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期间办报的特点。分析戊戌变法期间出现办报高潮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的背景。归纳概括“炉边谈话”的影响。
2024-05-2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时期,人们通过自愿报名,参加不同科目或不同级别的考试,再由主管机关根据个人考试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委以不同官职……大批士人可以“学而优则仕”……在原则上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选才标准,并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内容、标准、程序、步骤,使考试制度化,这有利于评分标准化与客观化。

——摘编自宋中选《从唐代科举看其政治功能》

(1)材料一图A中的①处是______(地名);秦国于公元前______年完成统一大业,秦朝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图B王朝建立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______制度”;公元前27年,______ (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2024-05-2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体制创新】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
【思想统一】

材料二

(2)《汉代讲经图》中“经”主要是哪一学派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民族交融】

材料三   北魏时期,鲜卑族在内的北方民族迁到中原推行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贵族联姻。

——中国古代史

(3)材料三反映的改革名称是什么?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管理创新】

材料四   中国古代,在大--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治理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边疆地区,清廷的统治者们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中国古代简史》

(4)结合材料四写出清朝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管辖的机构。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拟一个主题。
2024-05-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克盃铭文拓片
铭文记载,周王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六支部族,燕侯制作了克委来纪念。
②北京建都纪念阙
2003年在金中都遗址上落成。阙是古代宫殿庙宇等前面的专用建筑物,有装饰和象征的作用。
③元大都和义门瓮城城门
1969年拆除西直门箭楼时发现压在明代箭楼之下的瓮城城门,门洞内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的题记。
(1)从材料一中选出研究北京城发展史最可信的两则材料:______。(写序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一个与材料内容匹配的研究主题______。(写字母)
A.西周分封制的产生与瓦解   B.从边陲重镇到全国政治中心   C.行省制度的历史沿革

材料二   平谷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县。平谷建置于公元前195年,当时隶属渔阳郡。《汉书·地理志》记载,渔阳郡有12属县:“渔阳、狐奴、路、雍奴、泉州、平谷、安乐、厗(tí)奚、犷平、要阳、白檀、滑盐。”平谷县为其中之一,而其它那些县或撤或已无存,连名字也只有去志书典籍里觅了,唯独平谷延续至今。

——摘编自柴福善《平谷史话》

(2)依据材料二,写出“平谷建置”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1669年同仁堂由乐显扬创建,创业初成,同仁堂人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己任,讲究“仁心仁术”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仁堂业务逐渐恢复和发展,1954年8月27日,随着乐松生在一纸协议上签上姓名,乐家拥有同仁堂300余年的历史戛然而止。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成立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1995年初以来,同仁堂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1998年以后,同仁堂在世界各地开店22家。

——摘编自杨在军《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同仁堂文化理念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学派相吻合。说出推动同仁堂在1954年转型的历史事件及意义。写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仁堂经营模式的改变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2024-05-28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民主与法治建设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摘编自《韩非子·有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的思想主张,并简述其对秦朝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独立革命时代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并重。所谓“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而“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然而,美国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2)材料二中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原则民主”体现在哪一个重要文献中?举例分析两百多年前美国的民主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的理由。

材料三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6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2024-05-2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山西专用)
9 .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明晰历史线索】

【历史解释·体会制度作用】

示意图

进程

a.确立

b.完善

C .发展

d.强化

【唯物史观·感悟经济发展】
西汉前期社会经济情况

汉初状况

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

应对措施

刘邦时期:“兵皆罢归家”;释奴为民; 轻徭薄赋。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以农为本; 三十税一;“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盛世局面

D
【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卡片 1
名称:E改进造纸术
所处时代:中国对世界文
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卡片2
名称: 指南针
所处时代: 宋代
影响: ____F____
(1)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依据上述部分年代尺,把其中的B、C内容填写完整。
(2)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根据以上图文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任选1例对“中央集权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的统治”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3)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根据上述材料,请把D的内容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西汉初期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对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4)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同学们正在制作以上文化宣传卡片,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卡片中横线上空白E、F处的内容。并谈谈青少年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增强文化自信?
2024-05-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文科综合(闭卷)-初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2陕西西安出土的衡器秦权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尤其对匈奴长期用兵,耗费巨大,财政困难,国家“笼天下盐铁诸利”,垄断盐铁产销,打击商人势力,也充实了国家财政。

——摘编自曹大为《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图1,概括秦朝政治建制呈现的特点。史料可根据价值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所属的史料类型,并简述它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4-05-2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