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1 . 口号标语等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口号标语

第一组“自强”、“求富”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主”、“科学”
第三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第二组“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四组“联产承包好”
“要想富,先修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写出第一组口号标语反映出的中国近代前期的时代主题。
(2)在第二组、第三组两组中任选一组,写出该组口号标语出现的历史时期;并分析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3)第四组口号标语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哪些决策、战略和理念?
2022-07-03更新 | 44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真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现代国家出路的探索图示



(1)在近代中国,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做出了许多努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①②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说明推动这种努力不断深入的原因。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并指出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路”的内容。
(3)1978年之后,“富国”成为时代的主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完成③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2022-06-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1-22八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
3 . 如图是某单元的课标题。其单元主题应该是
第三单元________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丰碑辉煌的岁月》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这里”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九大
2022-06-28更新 | 167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材料一   ……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到六三运动……有广大无产阶级参加,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全心全意为了人民】

材料三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已经健康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手工业合作化也已基本上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

——《新年的展望》(社论)《人民日报》195711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四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与“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材料三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创新方式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什么内容?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第一步是设置经济特区,请回答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用简明的语言说说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的作用。
2022-06-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中考四模历史试题
6 . 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
③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④都是大胆创新的结果
⑤都巩固了新政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022-06-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中考四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观察下图,1978—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B.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022-06-19更新 | 1001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深陷“落后就要挨打”之后,重新崛起的轨迹,其与历史上“治乱交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
资产阶级的
探索
派别救亡图存事件救国方略或主张
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面的表格。

材料二   下面场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新时代



(2)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其中材料二中两个时刻简述其“新”在哪里?

材料三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材料四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并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战役一例。
(4)分析材料四中数据的变化,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
(5)通过以上探究学习,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感悟。
2022-06-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中考考前模拟练习综合卷(六)历史试题
9 .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攻占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材料一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全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巨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的最浓的地方当山大王”

——摘编自也永烈《历史学则了毛泽东》


(1)写出材料中“武装暴动”的事件名称。毛泽东“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当山大王”是指哪一重大事件?
(2)材料二:有学者认为,1956年底在这个时间节点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

材料三: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3)材料三、四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
(4)材料四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2022-06-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幸福、人民幸福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材料一: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材料二:江西省吉安市有一个著名的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1936年12月13日,《西安文化日报》(如下图)刊载了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它的解决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材料四: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船所见证的事件重大历史意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是在哪里?“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它的解决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4)观察材料四,描述从A到C,从C到D,从E到F,我国粮食产量都发生了变化,回答材料中从E到F粮食产量是怎样的变化?分析影响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5)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你的感悟什么?
2022-06-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