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速度变化的探究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在“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小东让如图甲所示的两个质量相等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每隔 0.2s 曝光一次,拍摄的频闪照片如图乙所示。
   
(1)小东可以通过比较两个纸锥下落至地面的_____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由图乙频闪照片可知,①号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频闪照片中的bc两位置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①号纸锥从b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实际速度是__________m/s;
(3)两个纸锥均运动时,以②号纸锥为参照物,①号纸锥在向__________运动。
2024-01-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2 . 小红陪奶奶就医时,看见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的静脉输液装置,观察到输液管口的盐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于是,她提出:相同时间内管口处流出的水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1:与输液瓶内液面高低有关。
猜想2:与输液管的内径有关。
猜想3:与输液瓶的高度有关。
为验证上述猜想,她准备了如下器材进行探究:铁架台、锥形瓶、量杯、双孔软木塞、橡胶软管、弹簧夹、秒表,4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管(长20cm、内孔直径3mm)、b管(长20cm、内孔直径6mm)、c管(长25cm、内孔直径3mm),长5cm的d管。
   
探究过程如下:
(1)如图乙所示,锥形瓶中装有红色的水,a、d管通过双孔软木塞插入瓶中,两管上方端口接近瓶口并齐平,a管下端放入量杯,d管下端套有橡胶软管,并用弹簧夹夹住,装置呈竖直放置。此时,a管下端管口无水流出,这是由于___________的作用;
(2)松开弹簧夹,水从a管口流出,用秒表测出量杯中的水分别达到20mL、40mL、60mL、80mL、100mL水位时的时间t,记录在表1中:

表1

量杯中水的体积V/mL

0

20

40

60

80

100

时间t/s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①依据所测数据,在图丙中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V与时间t的图像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猜想1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者“错误”)的。
(3)将a管换成b管,重复步骤(2)的操作,将所测数据记录在表2中:

表2

量杯中水的体积V/mL

0

20

40

60

80

100

时间t/s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分析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相同时间内管口处流出的水量与输液管的内径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者“无关”)
(4)调整输液瓶高度将b管换成c管,重复步骤(2)操作,将所测数据记录在表3中:

表3

量杯中水的体积V/mL

0

20

40

60

80

100

时间t/s

0.00

1.50

3.00

4.50

6.00

7.50

比较表___________和表3可以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
2023-06-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新课程结束考试物理试题
3 . 某组同学探究“物体下落时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下:
A.同学们猜想:物体下落的时间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刻度尺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的距离,找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猜想;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图甲是对应的s-t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v-t图线,如图乙中图线1、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验证猜想。

时间/s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下落距离/dm

0

0.14

0.46

0.22

4.67

7.12

9.57

12.02

14.47

16.92

x



(1)图甲中的AB段反映了物体在做_________运动,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同学们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_________(选填“dm”、“cm”、“mm”),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_
(2)小组分别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重复多次实验,你觉得这样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归纳“小纸杯”在下落的整个过程中的运动状态:_________,由此可知,一开始该组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_的。
2023-03-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海门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实验前小明先将玻璃管上每隔10cm的距离上做一个标记,针对如何做标记问题,小华认为间距越小,分割的越多,就越能准确测量气泡的运动规律。小华观点是_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2)小明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st图像______

距离s/cm

0

10

20

30

40

50

时间t/s

0

8

16

24

32

40

(3)气泡做的是_____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物理兴趣小组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
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

编号

下落高度

h/m

扇形纸片

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

圆心角θ

纸锥锥角

α

下落时间

t/s

1

1.9

10

90

81.9

2.18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18

(1)完成此实验主要的测量器材是:刻度尺和_____
(2)图乙给出纸锥开始下落时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
(3)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正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5)同学们在实验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了4号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即每隔0.2s就成一次像),得到的照片如下图所示:
①如图像中,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情况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②若纸锥之间实际距离是照片上距离的10倍,则纸锥在下落过程中AB阶段的速度为_____m/s。
2022-09-16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2022年中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南通专用) 必刷卷01
6 . 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把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
(2)在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时,发现时间较难测量,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在图乙中选择纸锥_____(选填“A”或“B”)进行实验较好;
(3)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B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为_____m/s。
2022-08-0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田家炳中学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7 . 小明在河边游玩时,发现河中心与河岸边的水流速度不同,小明想:河水的流速与到岸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回到学校,小明进行了如下研究。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水速”测量仪。测量时将两端开口的L形玻璃管的水平部分置于水流中,竖直部分露出水面,当水流以速度v正对L形玻璃管的水平部分开口端匀速流动时,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为h
①小明认为h越大表明水流速度越大,小明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②下列测量器材的设计思想与小明设计的“水速”测量仪不同的是___________
A.温度计            B.托盘天平            C.压强计          D.弹簧测力计
(2)小明先在实验室模拟测量,多次改变水流速度,分别测出水流速度v与对应水柱高度差h的值,将数据记录在表1中;
表1:
v/m·s-100.40.81.21.62.02.4
h/mm016.064.0144.0256.0400.0576.0
某次测量h时如图乙所示。则h=___________mm,对应的水流速度v=___________m/s;
(3)小明再到某河流中实验,在离岸不同距离处测量(不越过河的中心线,如图丙),测出测量点到河岸的距离x和L形管中水柱高度差h的值,记录在表2中。
表2:
x/m0123456
h/mm02.08.018.032.050.072.0
分析表1和表2数据,写出水流速度v与距离x的数学表达式为:v=___________
(4)如图丁所示,系在该河岸边一艘小船拴绳脱落,则小船在河中漂流的的大致轨迹应为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或“c”)
2022-04-28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协作学校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三)
8 . 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在细玻璃管中注入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翻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跟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倾角有关。
为了便于研究,他在玻璃管上做上记号AB,测出气泡经过AB段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表一表二表三
气泡长度1cm倾角t/s气泡长度2cm倾角t/s气泡长度4cm倾角t/s
实验序号115°15.8实验序号615°22.5实验序号1115°18.2
230°14.1730°14.91230°16.1
345°13.7845°12.21345°12.5
460°17.7960°13.81460°13.5
590°29.81090°19.91590°19.1
(1)实验中,除刻度尺、秒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_____,气泡通过AB段的路程为_____cm。
(2)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设法使管内气泡运动得_____(选填“快”或“慢”)一些。计时的起点位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标记在玻璃管的最下端。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倾角的变化关系:_____。为了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气泡大小的变化关系,小明通过测算作出了三组气泡的速度v与气泡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____(选填“a”、“b”或“c”)描绘的是倾角为45°时气泡运动的规律。
(4)小华换用粗玻璃管后改变气泡大小又做了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四,分析数据可知:大、小气泡在玻璃管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试推断小气泡在运动40cm时所需的时间为____s。
表四:
从0点开始运动的距离s/cm020406080100
小气泡运动的时间t/s03.6_____10.814.418.0
大气泡运动的时间t/s03.46.810.213.617.0
2022-03-19更新 | 4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中,首先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中 ___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通过方法可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的快慢;
(2)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太短从而较难测量,请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纸锥的运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纸锥下落时的运动情况,如图丙所示,可以判断纸锥在做 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频闪照片的间隔时间为0.5s,图丙中纸锥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0.5m/s,则ab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__m。
10 . 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
2020-10-22更新 | 1671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阶段性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