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当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过程中,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_____和内能;
(2)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3)实验中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小车所受摩擦力减小的原因是 _____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_____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_____图。
2019-01-30更新 | 5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物理
2 . 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王使小球从AB斜面上高位h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BC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1,如图(a)所示;逐步减小BC斜面的倾角(α1<α2<α3),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2、h3,如图(b)、(c)所示.然后,他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如图(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 分析比较图(a)和(b)和(c)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_____
② 分析比较图(c)和(d)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_____
2019-01-30更新 | 9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3 . 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模拟伽利略“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情况”的实验.如图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四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玻璃板、纸板、棉布、毛巾)
(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有_____,其合力为_____;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这个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是_____
(2)为了便于推理得出结论,请将图中的四次实验排出合理的顺序:_____
(3)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状态,这一普遍规律奠定了牛顿的力学基础.
4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考虑空气阻力,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线_____


(4)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也有用到这种“实验一推理”的研究方法,如____(列举一例)。
2018-08-19更新 | 615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5 .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三种不同木板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如图是对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进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2)小易按照“毛巾---棉布---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分析比较表中内容,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______;深入分析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接触面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s/m
毛巾23.1
棉布较大37.5
木板85.6
(3)早在17世纪初期,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填写科学家名字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
2018-07-06更新 | 1088次组卷 | 6卷引用: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_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_______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是通过符合逻辑的______得出的正确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不变的性质.
2018-07-06更新 | 2599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7 .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三种不同木板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如图是对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进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小易按照毛巾一棉布一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分析比较表中内容,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______
深入分析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早在17世纪初期,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填写科学家名字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
2018-06-30更新 | 5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题(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8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让同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___.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运动.
(4)如图图丙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的_______关系(选填序号).
①重力势能与质量;②重力势能与高度;③动能与质量;④动能与速度
(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长木块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6)在不同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探究木块的___________关系(选填序号).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
2018-06-24更新 | 5267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9 . 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_____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P1___P2.(填“>”、“=”或“<“)
2018-06-24更新 | 888次组卷 | 1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物体动能与其速度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同一个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静止在水平木板上的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后在相同木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正确操作实验,观察到小车滑下的高度越高,木块运动的距离越___,说明木块被撞后动能越___ ,木块在木板上运动过程中,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为f1,第二次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f2的大小关系是f1___f2(选填“>”、“<”或“=”);
(2)小芳利用上述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有___(选填“砝码”、“毛巾”或“弹簧测力计”),每次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木块最终停在不同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