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2)如图甲所示,加热过程中将装有冰块的试管放入热水中间接加热,而没有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其目的是:______
(3)加热冰块时,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冰熔化特点是:______
(4)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第3分钟时的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图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
(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_____形成的。
2022-11-0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十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填“大”或者“小”);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______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如图的图象正确的是______

(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4)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填字母)
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电灯发出光和热
3 . 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组装图甲的实验装置时,安装顺序应为______(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______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在t2时刻,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刻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刻的内能;
(5)小唐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她认为冰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收热量,她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022-12-14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一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作业物理试题
4 . 新冠疫情期间,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打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明认为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 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小液滴的运动属于 ___________
5 . 2021 年 3 月中旬,蒙古国再次遭遇强沙尘暴天气,导致 16 万头牲畜死亡,小阳认为沙尘暴的形成是一种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022-01-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
6 . 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小雨和小风用了同样的酒精灯分别加热水和煤油,他们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t/s020406080100120
t/℃0123456
t煤油/℃024681012

(1)小雨刚要开始做实验,细心的小风质疑道:“两个烧杯中的液体体积不一样多,你没有控制变量”,你认为小风的说法是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2)在达成一致后,他们迅速完成了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在实验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_法。
(3)若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2022-01-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五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21九年级下·辽宁·阶段练习
实验题 | 适中(0.65) |
7 . 小文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甲和乙两种物质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t/min
10.151
20.1102
30.2104
40.1101
50.1202
60.2204

(1)实验中分析实验次数1和4(或2和5)实验数据,小文认为:加热相同时间,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他的判断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本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______决定。
(2)分析实验次数2和3(或5和6)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______越大,吸收热量越______
(3)分析实验次数______的实验数据,可知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的种类有关,______(选填“甲”或“乙”)吸热能力更强。
2021-05-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铁岭市部分校中考调研试题月考(六) 物理试题
8 . 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或“不确定”);
(2)如果已知乙的比热容是2×103J/(kg·℃),则甲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3)聪明的小华同学还设计一个估测薯片的热值的实验装置,并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先测出薯片的质量后,再将薯片作为燃料放在燃烧皿中充分燃烧后,烧杯中水温升高,根据所学的热学公式计算,算出薯片的热值比实际值小得多,原因是:______
9 . 新冠疫情期间,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来打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明认为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021-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三十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教室里打扫卫生时,满屋子的灰尘在飞舞。小明认为灰尘飞舞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020-12-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