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

   

(1)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取下蜡烛B,并在丙位置处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再将蜡烛A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 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此时,用直径相同、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上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将一远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023-07-11更新 | 129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蜡烛A,重复做多次实验。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___________
(2)实验中两支蜡烛要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 _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023-07-06更新 | 104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
3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实验中应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
(3)选用两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得到像和物的_______的关系。
2023-07-05更新 | 5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中考理综物理试题
4 .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合理排序,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______F(填序号);
A.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B.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C.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D.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E.在纸上记下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
F.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应补充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在玻璃板背面粘贴一张不透光的白纸,将玻璃板背面完全遮挡住,还能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吗?答:______看到。(选填“能”或“不能”)
2023-07-05更新 | 69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试题
5 . (1)如图甲所示,两名同学分别用完全相同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了ab两杯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分析图像信息可知:实验时,大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②通过实验得到: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不断__________
③不计热量损失,从开始加热到t0时刻,ab两杯水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Qb,则Qa__________Q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兴趣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请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实验中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则像的大小__________
③在实验过程中,将物理课本放在像与薄玻璃板之间,还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像;
④完成实验后,该小组同学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__________
2023-06-28更新 | 3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物理试题
6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玻璃板必须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中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择两支___________的蜡烛,在玻璃板一侧点燃蜡烛A,在另一侧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蜡烛A像的位置,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4)岸边的树木水中的像看上去是“倒立”的,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2023-06-28更新 | 4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物理试题
7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第一小组找到如图甲所示的两种器材,器材a是平面镜,器材b是在薄玻璃板的一面贴上几条镜面纸的自制教具。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可选择器材___________(写出器材的字母符号即可);
(2)第二小组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同学们发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总是能和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
(3)在探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时,小明在第一次实验中测出物距为12.50cm,像距为12.50cm。为了得到像距和物距关系的规律,你对他接下来的操作建议是___________
2023-06-28更新 | 95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试题
8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华同学准备了透明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如图所示。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应选用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
(2)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会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实验中若只将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所成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4)小华同学在实验中将透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方向成30°角放置,然后将蜡烛沿水平桌面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L,如图所示。则蜡烛所成像的像距变化量为______
2023-06-25更新 | 9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
9 . 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拉呱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__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
(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____(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
2023-06-20更新 | 149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
10 . 小科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中小科同学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中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_________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小科同学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该硬币的像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3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3cm”)。
2023-06-13更新 | 12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