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8 道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
1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导航语音里经常会听到这句话:“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掉头。”其实,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有的人选择在合适的位置掉头,有的人明知已经偏离路线却依然走下去,最终可能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和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2 .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故三军可夺,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注释】①夺:挫伤,动摇。②惰:衰败。③邀:迎击,截击。④陈(zhèn):通“阵”。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将       鼓:______       (2)故三军可夺       气:______
(3)是故朝气       锐:______       (4)邀正正之旗       勿:______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4.【甲】【乙】两文阐述的用兵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材料一: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使用汉字的人,往往觉得这套符号很亲切。很多汉字都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有些汉字甚至是文化活化石,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捷径。比如,上面是,下面是,合而为羊大为美,意为大羊肥羊就是美的。这其中就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在古代,羊和人的衣食等关系密切,羊大为美反映出中国早期关于美的认识是和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摘自《中国文化亮点通俗读本》,有删改)

材料二:

汉字历史悠久,其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甲骨文,即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笔画细而硬,多用方笔,圆笔很少。然后金文,就是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之后的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线条均匀,笔画繁复,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小篆线条规整,书写美观,是秦统一六国后通用的标准字体。汉朝通用隶书,其字体多呈宽扁形,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草书,大约始于汉初,开始称为草隶,汉末才出现今草,其特点是行笔快捷,多简化和连笔,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而楷书,最初产生于西汉民间,兴盛于东晋,它形体端正,笔画平直,比例适当,匀称整齐。如今用得较多的行书,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讲究运笔轻松便捷,字的点画之间相互牵连,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汉字形体的演变,总体上是由繁复趋于简约,由象形性趋于符号性。

(摘自《汉字演变500例》,有删改)

材料三:

甲骨文的发现,颇有点传奇色彩。清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清廷国子监祭酒、收藏家王懿荣在北京的中药铺偶然发现了有刻画符号的龙骨,当时龙骨是专治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外敷中药。他购下了1000余片,并打听到了龙骨的出处——安阳。王懿荣死后,这些甲骨为刘鸮(字铁云,《老残游记》的作者)所得。刘鸮后来又收集了一些,共有5000片,选其中字迹完好者拓印成册,题名为《铁云藏龟》。书中所记的这些符号就是甲骨文。

不同于金文和简牍文的是,甲骨文发现至今才100多年,这使清末至民国的一些大学者对其都产生了怀疑。章太炎先生对《说文解字》研究极深,对商周钟鼎文和六国古文字非常熟悉,是一流的文字学家,他对甲骨文的真实性抱有怀疑态度,在其著作中一直未采用甲骨文资料。不过,大多数学者承认这确实是古老的汉字。

(摘自《书法的故事》,有删改)

材料四:

汉字的产生,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从最早的用抽象图画表示的象形文字,逐渐增加了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字方法构成的汉字,后来因为字不够用,就又增加了转注、假借两种汉字使用方法。这就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出来的六书

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状,意思是把客观事物的形态描绘出来。就是象形字。

指事,就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再加上个指事符号做标记。就是指事字。

会意,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就是会意字。

形声,就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比如是整个鱼类的总称,但是鱼的种类成千上万,就用字边表示鱼的总类,再借用原有的字作为读音来表示鱼的分类,如”“”“等。

(摘自《汉字的故事》和《汉字之美》,有删改)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学习汉字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捷径。
B.汉字的历史悠久,其形体演变由符号性趋于象形性,总体上是由繁复趋于简约。
C.甲骨文发现虽然至今才100多年,但是大多数学者承认这确实是古老的汉字。
D.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2.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根据材料二写出每幅书法作品所对应的字体。

3.材料二“如今用得较多的行书,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中的加点词语“大约”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4.班里召开以“最美汉字”为主题的班会,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张“我心目中的最美汉字”卡片。小伟选择了“武”字。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帮助小伟完成下面的卡片内容。

我心目中的最美汉字——武

字形演变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字意解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写到“止戈为武”。《新华字典》中写到“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
构字方法(1)
文化内涵(2)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春来诗意浓

陈爱民

立春东风回暖早,雪雨过后,春的脚步声就已经响起。大地还是一片沉寂,随着日子的深入,积雪加速融化,溪流不断充盈,原野的萧索在悄悄隐匿,空气不断变得清新。几天过去,山上那些瘦削的枝条变得柔软起来,每一棵树都在向新一轮葱茏发起冲刺。太阳的脸庞一天比一天鲜活,奶油般的光泽一天比一天饱和。雨水呢,身段已不再那么生硬,开始飘起来、舞起来,平添了几许婀娜。

②春寒还是料峭,禽鸟却早早收到了季节的消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大清早,鸭子们就在池塘里扑腾翅膀,尽情畅游一段,激起翻滚的水花,然后,一个猛子扎下水去,再冒出灰灰绿绿的身子来。这在冬天是难得一见的。这些温驯的憨憨的鸭子,已振奋着精神,让时光变得灵动起来。因为燕子、寿带、柳莺等候鸟尚未归来,麻雀就当仁不让做起了主角。它们尽可能组成团队,斜斜地掠过空中,又急急降落在田野和山坡。它们还喜欢选一个晴好的中午,在屋檐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叽叽喳喳。那些鸣叫有些嘈杂,但音色褪尽了凛冽天气里的喑哑和低沉,变得圆溜起来,把一个院子浸染得暖暖和和的。至于喜鹊,很明显,身子变圆润了,长长的尾巴翘得老高了,那么一上一下地抖动,颇有劲道,很骄傲的样子。顶着百舌鸟光环,乌鸫每天不敢闲着,除了觅食,就是反复练习歌唱,声音婉转且千变万化。对于这位音乐家的天赋,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这句诗的不吝赞美,真没有吹捧的意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的,草木都在萌动。一蓬蓬、一丛丛、一片片的枯草,包括那些蒌蒿,已经在攒劲推陈出新了。过些日子,它们出了一茎茎的白色短芽,芽儿又出一点点嫩黄。远看,草地确有一种绵延的浅浅的明亮。当然,在返青的日子里,抢占先机的还是柳树。古人说春风放胆来梳柳放胆说的是风儿多少有些劲头,而一个字,倒是道出了春风和杨柳之间的柔意。吹面不寒杨柳风,风的亲和与柳的轻盈已揽在一起,真有惬意欢畅之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春光灿烂的光景了,柳树呢,已然一派翩翩的风姿。柳无春光不精神,春无柳色减三分,的确,柳树是对得起春天的,它们率先吐出叶芽,一挂挂的枝条晃悠着白色的逗点,接着,河堤上、池塘边就笼住了一团团的轻烟。这样,柳树早早发笔,画出了春日盎然的第一幅画。

④早春,似无盛大的花事。但盛大只是相对的,报春迎春的花朵们顶着寒威绽放,自有其独有的乘性。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抗争冰雪的重压,孤傲高洁,超脱洒落,吐露灼灼芳华,使春天的序章卓然不凡。迎春花在墙隅、草坪、坡地带雪冲寒,果敢地亮出了一串又一串的金黄,它是春天特别称职的信使。山茶花也尤为难得,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盛开之后,花繁艳红,深夺晓霞,它的丰盈和高雅,正是春天的又一种风情。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杏花的报到是稍晚一些,却嫣然含笑,把自己装扮得轻红淡粉,既繁复,又绚烂,特别叫人神摇目夺。当然,白白红红一树春,晴光炫眼看难真,一些时候,杏花也显朦胧之美。

⑤人勤春早,对于农家来说,春天的每一天都是不能偷懒的。还在拜年期间,很多农家就忙乎起来。蓄水如园粮,水足粮满仓,把田埂和塘坝加固好是十分必要的。要到田间多加巡看,把那些沟渠清理疏通好,可以避免油菜等作物发生渍害。还要把稻种精选几次,选好天气再好好晒上几回。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勤快的家庭会抢时间把粪肥还有塘泥一担担送往田间,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肥料。把农具修好,擦得干干净净、锃亮锃亮的。还有,对于犁田机、插秧机等许多现代化农机,也要反复检查,确保它们大闹春耕时欢快有力。立春栽菜,压断扁担,无论晴天雨天,菜园里总有忙碌的身影。对于持家人来说,每天要细细照看母鸡抱窝孵仔,争取二月初二前后第一窝鸡仔能破壳而出。这样,那些嫩嫩的鸡雏可以被融融的春光抚照,也可以贪吃着绿茵茵草坪里的虫子。

⑥春天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劲头。这日子打开后,便止不住奔跑的步子,一天天绿意更浓了,诗意也更浓了。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B.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描绘出鸭子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情态。
C.梅花抗争冰雪的重压,孤傲高洁,超脱洒落,它是春天特别称职的信使。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赞美了充满绿意的春天,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2.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给第②~⑤段描绘的图画拟写恰当的名称。
3.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过些日子,它们出了一茎茎的白色短芽,芽儿又出一点点嫩黄。(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
(2)杏花的报到是稍晚一些,却嫣然含笑,把自己装扮得轻红淡粉,既繁复,又绚烂,特别叫人神摇目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第⑤段中多处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
5.读完选文,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春来诗意浓”拟得好,请加以简析。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5 . 振华中学九(1)班准备开展以“致敬航天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从下列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分别组成上联和下联。
追日月   豪情   壮举   逐梦   飞天   绣河山   勇士   英雄   半载   一心
上联:_______
下联:______
(2)下面是小安同学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

【甲】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乙】_________。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丙】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共和国载人航天事业。

①【甲】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你修改。
②仿照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乙】句横线处补写恰当的文字。
③【丙】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3)下面是小安同学搜集到的一则消息,请你来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月20日上午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四期后续工程的“关键一环”,将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6 .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宋江听了他说,不觉酒醒,忽然发悲。吴用劝道:“兄长既设此会,人皆欢乐饮酒,他是粗卤的人,一时醉后冲撞,何必挂怀,且陪众兄弟尽此一乐。”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后,误吟了反诗,得他气力来,今日又作《满江红》词,险些儿坏了他性命!早是得众兄弟谏救了。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然泪下。”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shè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皆称谢不已。当日饮酒,终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然泪下       (     )归正       蒙bì(     )       shè(     )
(2)下面与“不扰良民”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麦浪翻滚B.装疯卖傻C.穿越历史D.制茶技艺

(3)以上文段中,“宋江听了他说”中的“他”是__________(人名),“吴用”的绰号是________
(4)《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结局各不相同。请联系整部作品,举两例简析他们的结局。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
7 . 默写。

(1)中华文明五千年,留给中国人的浪漫数不胜数。“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将爱国奉献的浪漫,藏在凋零的花朵里;“____________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将思念家乡的浪漫,藏在无法与兄弟一同登高的缺憾里;“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欧阳修将洒脱不羁的浪漫,藏在酒与山水之中。

(2)古诗词中的边塞风光千姿百态、气势雄浑。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典故,写出了秋季天气寒冷、大雁离去的塞外景象;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阴寒凄切的边塞战地气氛。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材料 一:

除了精彩的比赛,“智能化”与“数字化”无疑是杭州亚运会的亮点之一。

开幕式上的数字人点火仪式、无人驾驶的AR智能巴士、绿茵场上的四足机械狗、亚运村内的智能化基建、无介质全息AI机器人、 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 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亚运钉”……赛场内外的数智化体验,让本届亚运会被媒体称为“史上最智能亚运会”。

(摘自“中国商报网”,有删改)

材料二:

在2018年的雅加达亚奥理事会第37届全会上,亚奥理事会负责人说:“‘智能’将是杭州亚运会建设工作中的一大重点。”

杭州亚运会上,借助强大的数字技术实力,人人都可以成为火炬手,7万余名观众同时同地用手机传送开幕式的图片、视频,没有丝毫的卡顿,现实的人和数字的“人”一起点燃主火炬。 56座场馆、6大赛区能够协调运行……

“杭州亚运会实现了数实融合,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长胥伟华说,杭州亚运会就是一场数字和实体交相辉映的体育盛会。

走进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 一张智慧大屏上,从杭州亚运会各场馆及赛事、活动现场实时汇集而来的数字不断跳动。

杭州亚运会首创性建设“1+6”数字指挥平台,包含一个主指挥平台和通信、网络、无线电以及办赛、参赛、观赛等专项平台,全面掌控信息技术运行实时状况。其中仅一个数字化办赛平台就能支持近10万人协同、保障每天5000个音视频会议。胥伟华说,这是全球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个一体化数字办赛平台。此外,又被称作“智能亚运一站通”的“一站式”数字观赛平台也能够为观众提供“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

“我们的平台能发挥‘一屏观全局、 一键决千里’的作用。 ”胥伟华说,“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是杭州亚运会的神经中枢,是“智能亚运”的最强大脑。场馆中一个小故障也能被这一平台及时感知,并在数字建模中快速定位故障点,同时在手机端派遣工作人员去进行修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作系统中的一个ID。”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评价杭州亚运会的科技创新时表示:“杭州亚运会将树立新标杆,我们将看到充分利用数字专业技术的赛事组织。”

(摘自《科技塑造亚运亚运展现未来——杭州“智能亚运”绽露数实融合时代》“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三: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从463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由三只承载深厚底蕴和充满时代活力的机器人组成。“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宸宸”的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莲莲”的名字则源于西湖中的接天莲叶。三个吉祥物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共同诉说着“江南忆”的故事。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张文,是吉祥物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张文说,选择机器人,是因为“智能”是杭州亚运会的一个重要办赛理念。张文说,通过“三小只”手臂上的半透明材质能看到高科技能量环,把运动带来的快乐转化为能量。“他们的手掌、脚掌下都装有悬浮、喷射装置,所以他们能飞,还能自己跟自己打乒乓球。”

(摘自“新华社新媒体”,有删改)

材料四:

这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10月8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圆满落下帷幕。多国人士表示,闭幕式秉持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将科技与艺术之美巧妙结合,令人难忘。他们还指出,杭州亚运会成为文化交流、相互理解、 促进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闭幕式舞台上,最吸引人的是世界上首块数控草坪。藏有近4万个发光点的草坪不断变换出花朵、浪潮等图案,让赛场内外观众仿佛置身于大花园;在开幕式上曾惊艳众人的数字火炬人也再度亮相,与观众共同见证亚运会火炬塔的熄灭。

“和开幕式一样,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依然那么壮观、精彩、令人惊叹。”看完闭幕式网络直播后,阿曼网友哈尼娅·汉斯说,“中国用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等高科技,展现很多创意,给我留下美好回忆。”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表示:“《荷桂共生辉》这个节目令我惊艳。数字火炬人也登场和观众完成温情互动。杭州亚运会在一片欢庆、祥和、难忘的氛围下圆满落幕。”

(摘自《赓续亚运精神凝聚团结力量——多国人士热议杭州亚运会圆满闭幕》,“新华社”,有删改)

1.下列诗句与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无关的一项是(     
A.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是胥伟华对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生动形象的介绍。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3.请简要概括材料四的行文思路。
4.结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杭州亚运会“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具体表现。
2024-06-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五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9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回首初中三年,每一次蜕变或坚守中,总有一个微笑、 一个眼神、 一句鼓励……像一束束光 照亮你,给你力量,促你奋进,让你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勇敢迈向未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和思考?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 “你是我心中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 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2024-06-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五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10 .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文段一: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chán, 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节选自《水浒传》,有改动)

文段二:

知县听了,说道:“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其实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严贡生,严贡生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 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节选自《儒林外史》,有改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盘 chán(      )       (     )     (       )
(2)下面是小文和小华对以上文段内容的探究,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小文:小华,我发现这两段文字都和“走”有关。“走”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呢?

小华:嗯,《经典常谈》中说,了解字源可以查阅________① (人名)编写的《说文解字》。你看,下面这个字形如何理解呢?

小文:②_______

小华:原来“走”在古时候的意思和今天的意思不一样啊!那文段一中鲁提辖为什么“走”呢?

小文:鲁提辖“走”是因为_________ 。那你知道文段二中严贡生为什么“走”吗?

小华:我知道,严贡生“走”是因为④_____

小文:是的。看来同样是“走”,但人物形象因此而形成鲜明对比,鲁提辖是一个⑤____的人,而严贡生是一个 ___________ 的人。

2024-06-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五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