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今天,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奋斗意志的好品质一点都不能少。②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是时代和历史赋     )的。③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既不能躺在过去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又不因取得骄人成绩而松弛懈怠。④而要保持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不断书写拼搏故事,竞展奋进风采。⑤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奋斗精神róng     )入血脉,浇灌精神家园,锻造精神品格,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将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坚持把个人奋斗写进祖国大地,把拼搏汗水融入复兴征程。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1)赋(     )             (2)róng(     )入血脉
2.请提取第①句画线部分的句子主干,写在下面。
3.下面短语中,与“国家利益”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居安思危B.建功立业C.忧患意识D.松弛懈怠
4.⑤句存在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2024-05-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以“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材料二】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

(1)【任务一】我国古代就有了环境保护意识,请在下列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句,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管仲在《管子》中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2)【任务二】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什么叫“低碳生活”。
(3)【任务三】请你为此次主题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务四】活动中,校学生会准备向全校师生发出“低碳校园”的倡议,请你完善倡议提纲。
倡议背景:全球变暖,污染加剧,校园浪费等。

倡议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出号召: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龙年春节年味浓,传承之中见古意。洛阳街头汉服衣袂飘飘,西安城墙宫灯红彤彤,山东孔府乐舞翩翩,各地的庙会精彩纷呈、xī xī        攘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个春节的年味更浓厚、更持久。过年,①是辞旧迎新的岁月更替,②是意蕴丰富的文化生活。从包饺子□贴春联,到祭祖先□拜大年,春节的各种传统仪式里,包含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年味从历史深处传承而来,弦歌不绝,生生不息,熏染着每一个中国人。这正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所在。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今天战胜风风雨雨的自信之基,也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底气之源。

(选自《新华网》2024 年 2 月 20 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 xī ________攘攘
(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下列选项全部正确的是(       
A.逗号   逗号B.逗号   顿号
C.顿号   顿号D.顿号   逗号

(3)“辞旧迎新”的短语类型是:__________
(4)请提取语段中画线句的宾语:_________.,
(5)在语段①②处填写关联词语,下列恰当的选项是(       
A.既……更……B.因为……所以……
C.如果……就……D.无论……还……
2024-05-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4 .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2)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主人公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4)假如你收到了朋友赠送的“友谊长久”的书签,请你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选择两句诗回赠,以表达不管相隔多远,友情常在的情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为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学校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综合性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仿写】李华在网上搜到2024年4月22日第55个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你模仿这个句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辑诗】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歌尤其源远流长,佳作如林。李华在分门别类编辑的过程中发现,古诗中不但有风花雪月,湖光山色和名胜古迹,更是处处闪耀着古代先贤的生态智慧。请你概括他辑录的诗句分别体现什么生态理念。
①居易: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____________
②王建: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岗。______________
④葛天民: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______________
(3)【应对】李华的父母没有随手关灯的习惯,家里所有灯总是开着。李华提醒父母要低碳环保,节约用电,爸爸却笑着说:“我们小家小户开个灯不至于影响全人类!再说电费也不贵,没必要!”如果你是李华,你会怎样有礼有节说服爸爸?50字左右。
2024-05-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选择性阅读”是阅读《经典常谈》的好方法,就是先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重点阅读,然后再去寻找新的兴趣点扩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请你根据《经典常谈》目录和下面的文章篇目以及自己的学习体验,提出推荐意见。

《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①学习《<论语>十二章》和《<孟子>三章》后,可去选读______
②学习《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后,可去选读________
③学习《观沧海》《饮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可去选读_______
④学习《周亚夫军细柳》后可去选读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朱自清沿着新文化运动开辟的道路,用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经典。
B.这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既有学术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普及性和通俗性。
C.它还可以看作是精彩的学术散文集,展现了一个时代、一个群体或一类作品的风貌,
D.书里提到的关于战国时期说客的内容都在《战国策第八》中。
2024-05-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水清冽(     ) (2)俶尔远逝(     )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述自己徜徉于自然之境时的所见所思所感,是比较典型的游记。
B.作者抒发情感时,既有借景抒情,也有直接抒情。
C.作者游览小潭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是先忧后乐。
D.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3.文章第2段写景有怎样的妙处?请简要分析。
2024-05-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9 .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概括“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境界宏大,情感乐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老人和孩子的神情来表现桃源生活安居乐业,自由快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中国最丰厚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祈(     )福迎祥与和     )喜庆的节日文化特质,呈现出人类文明共通的形态。②春节礼仪是文明中国最显著的,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文明的集中体现。③人们通过辞年礼,团年守岁礼与拜年庆贺迎春礼三大仪礼,融入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以及对未来生产、生活的期待,将天地自然、国家社会,伦理秩序、人情事故在年节礼俗整体中相互关联,浑然一体。④正是这些严肃与丰富的春节礼仪,保障了中国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国人在充满希冀与愉悦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祈(     )       (2)和mù(     )
2.句②是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3.句③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所在词语并改正。
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4.句④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或叙述B.议论C.描写D.说明
2024-05-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