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0 道试题
1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16.6%。一段时间以来,不管是在社交平台口无遮拦,还是在舆论空间恶意中伤,一些具有诽谤性、污蔑性的图文视频,严重损害当事人的人格权益,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甚至酿成不少生命的悲剧。用法治方式铲除网络暴力,不仅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到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再到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国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的力度不断加大。

▲必须要认识到,网络暴力行为和现实中一样,都有可能构成侮辱,诽谤,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等犯罪。信息时代,人人都有表达的自由,但谁都没有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特权。网暴者不管是躲电脑、手机里面,还是藏在昵称、头像后面,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3-11-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如下图所示,国家网信办依法查处135款违法违规App体现了(     )
   
①坚持依法管网、依法治网②公民隐私权不再受到侵犯
③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合法性④严禁各种App 网络上运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1-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2014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下列情形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①小王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②小谭上网查阅资料时,忽然自动弹出一个黄色网页,网页还提示“点击有大奖赠送”,小谭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③小周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④小云在网上用同学小花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2023-11-20更新 | 158次组卷 | 131卷引用:江西省寻乌县博豪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看完电影《长津湖》后,大部分网民认为该影片震撼人心,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但也有个别网友发表了贬低该电影和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言论。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A.制定和完善网络监管制度,营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B.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尽量不制造、不传播不良信息
C.向监管部门举报贬低英雄人物的网友, 自觉远离网络
D.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传播网络正能量
2023-11-2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等,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信息。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要谨慎发布,这告诉我们(     
①为保护隐私,应自觉抵制上网
②应充分利用网络,及时搜集他人隐私
③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
④网络是把双刃剑,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走路、吃饭、坐公交、甚至是骑车……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总能看到很多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手指轻点触屏,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些人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低头族”中的一员了。网络在为“低头族”带来方便与实惠的同时,却也不知不觉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骚扰、诈骗。


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做理性的网络参与者,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7 . “两微一抖”已成为大众传播时代的社会符号,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型传播格局。部分用户在网络上的言行随心所欲,容易逾越法律和道德的限度。这要求公民(     
①健康上网,文明、理性发言
②集中整治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问题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④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8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亵渎英烈零容忍。一名“网红”旅游博主在康西瓦烈士陵园拍摄的照片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照片中,该博主倚靠在戍边英雄墓碑旁,满脸笑容、大摆“俏皮”姿势,却配文“尊重”。随后,有关平台对涉事旅游博主账号进行永久封禁,公安局也就此事进行立案。

崇尚英雄需行动。英雄是肩负历史使命、解除民族危难的勇士,尊敬英雄是享受国家和平与富强生活的人们应有的最基础的感恩。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广泛的自由,但任何用玩笑抹黑英雄、用娱乐混淆历史的举动,不仅有违道德准则,还践踏了法律底线。

诋毁英雄有代价。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流量至上,以泛娱乐化的方式解构历史场所的严肃性,无疑是一种消解民族记忆、伤害民族情感的行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诋毁、丑化英烈名誉,国家不可接受,人民也绝不容忍,其行为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9 . 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图漫画告诉我们(     

①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预防上当受骗
③正确认识网络危害,远离网络
④不使用网络,不玩网络游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以下是同学们针对网络利弊发表的观点。



(1)针对以上两种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青少年使用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存在问题

建议

问题1:长时间沉迷网络,浏览无关信息,耗费时间和精力                                                       
问题2:使用网络多用于游戏和娱乐,很少用于学习                                                     
问题3:对网络信息不加辨别,随意浏览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材料二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受权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一条条来自基层的金点子,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其中有网友建议在大中小学开展系统的网络思政教育,开展如“冰雪”网络思政大课、“航天”网络思政大课等,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们应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2023-11-1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