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242 道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 .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中生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主要包括根系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土壤动物呼吸。土壤呼吸速率是衡量土壤活动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部分月份灌丛草甸、荒漠草原、荒漠三种植被的土壤呼吸速率。完成下面小题。

1.植被①②③分别可能是(     
A.灌丛草甸荒漠荒漠草原B.灌丛草甸荒漠草原荒漠
C.荒漠草原灌丛草甸荒漠D.荒漠灌丛草甸荒漠草原
2.7月份,图示植被①②土壤呼吸速率整体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B.降水少C.风力大D.CO2浓度大
3.推测该地10月份植被①②③土壤呼吸速率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是(     
A.变大土壤融化B.变大土壤冻结C.变小土壤融化D.变小土壤冻结
2024-04-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11(2024年)

2 . 崩岸是指河岸因受流水冲刷,土石失稳在岸坡产生崩落的现象。下图为荆江河段崩岸区不同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正确表示崩岸先后形成过程的是(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崩岸变化合理的是(     
A.利用RS模拟崩岸动态过程B.借助GIS调查崩岸的宽度及处数
C.使用BDS制定崩岸预警方案D.运用GIS预测崩岸未来演变趋势
2024-04-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则形成火山岛。图甲是某海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乙为火山岛和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图甲中的热点位置及与图乙所示阶段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A.①—阶段ⅠB.②—阶段Ⅱ
C.③—阶段ⅢD.④—阶段Ⅰ
2.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

4 . 下图显示1870年以来人类累积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定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图中阴影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187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果积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可知(     
A.碳排放量越多,升温幅度不确定性越小B.碳排放量与升温幅度呈正相关
C.碳排放量与升温幅度之间的关系不确定D.本世纪未全球升温幅度约为5℃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保温作用减弱
C.全球碳循环过程改变D.大气热量收支失衡
3.该趋势会导致(     
①海岸线侵蚀减弱   ②资源危机加剧③海洋渔业资源增加   
④极端天气增加   ⑤作物种植区和产量变化 ⑥人类生存空间扩大
A.①②⑤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③⑥
2024-03-1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卓乃湖流域位于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海拔近5000米。20119月,卓乃湖东岸溃决,自此该区域风沙活动逐渐频繁。我国科学家们对卓乃湖流域沙尘释放过程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与模拟,研究发现:卓乃湖流域沙尘释放率冬春季高,夏秋季低;2000—2011年沙尘释放率年际波动较大,2011年之后,年均沙尘释放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图1为卓乃湖流域示意图,图2为卓乃湖流域沙尘释放率年际变化图。



(1)列举2011年9月卓乃湖东岸溃决所需的自然条件。
(2)说明卓乃湖流域沙尘释放率冬春季高于夏秋季的原因。
(3)分析2011年之后卓乃湖流域年均沙尘释放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的原因。
2024-03-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如下图所示。在我国祁连山和珠穆朗玛峰北侧的河谷地区均存在冰川风现象,冰川风势力强弱有着明显的日变化。近年来,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地区和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的冰川风变化趋势显著。

(1)读山谷风的形成示意图,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在“”上标注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2)指出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地区与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势力的大小关系,并说明原因。
(3)描述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一天中势力强弱的变化过程。
2024-04-23更新 | 32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单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趋势图。



1.图中①--⑤是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环节,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在数量上相等
B.②和③均为短波辐射
C.③和④只在白昼发生
D.④和⑤在多云时较强
2.下列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Ⅰ—平流运动显著
B.Ⅱ—对流运动显著
C.Ⅲ—温度急剧升高
D.Ⅳ—高度电离状态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林是湖相、河流相松散的、成岩度较低的砂砾石层,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形成塔状、锥状、城堡状等地貌的总称,土林的顶部常覆盖低矮的草本植物。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是山西省最大的盆地。盆地内的大同土林是我国土林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大同盆地地理位置及土林地貌景观。

(1)指出大同土林地貌形成的重要条件。
(2)分析大同土林地貌的形成过程。
(3)说明土林地貌呈现塔状、锥状、城堡状的原理。
(4)推测并解释大同土林地貌未来发展的趋势。
2024-04-15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黄河尾闾河道改道频繁。1964年、1976年,黄河尾闾河道曾各有一次改道(一次是自然改道、一次是人工改道)。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断流现象,不仅影响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且给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和海域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下图示意1934年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分布和海岸线变迁。



(1)说明历史上黄河尾闾改道频繁的自然原因。
(2)简析1934~1964年黄河海岸线变迁趋势的成因。
(3)据图分别指出1964年、1976年黄河尾闾两次改道的过程,并解释判断依据。
(4)推测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黄河下游经常断流的主要原因。
(5)分析黄河下游经常断流对河口三角洲及海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4-03-0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冻结状态的土壤,按照土壤冻结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和多年冻土(也称永久冻土,数年至数万年)。中国高纬度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部,属北半球中高纬多年冻土区的南缘。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在一定程度上退化,并影响植物生长。除气候方面的直接影响外,冻土退化引起的活动层深度增加也会影响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从而影响植被生长。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指示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生长情况,其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度越高。下表示意1982—2014年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分区夏季NDVI变化趋势的面积比例(%)。

多年冻土分区NDVI变化趋势的面积比例(%)
<00~0.0020.002~0.004≥0.004
连续多年冻土区0.150.936.4392.49
不连续多年冻土区0.394.7624.2070.65
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区7.3715.4237.4139.81
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23.3816.4431.8128.38
(1)根据表1指出东北多年冻土不同分区在夏季对植被生长促进作用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2)与连续多年冻土区相比,简析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夏季NDVI增加较小的原因。
(3)若将“连续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完全退化区”视为多年冻土的退化过程,分析气候变暖导致的东北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2024-04-15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0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