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257 道试题

1 . 原生演替,是指在不曾有过植被的裸地(例如暴露的岩石)上,逐渐建立起植物群落的过程。结合乔治亚山麓花岗岩石上的原生演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乔治亚山麓原生演替的描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A.起始于花岗岩表面的凸起处B.先锋植被是草本植物
C.依次出现多年生和一年生植被D.物种多样性有增加趋势
2.关于原生演替的分析,错误的是(     
A.朝着高级大型植物的方向演替B.区域内的生物量增加
C.土壤出现分层,肥力有所降低D.生态环境逐渐优化
2024-01-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一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

183912月,在英国某海岸发生了一次异乎寻常的“山崩”。“山崩”前,沿着海岸分布的山丘顶部盖着一层石灰岩,有许多泉水从厚30多米的砂岩地层里面出露地表“山崩”导致悬崖向海移动了约15米,同时在悬崖前面形成了一排平行于海岸、长约1.6千米、高约12米的新海礁。图示意“山崩”后的地质剖面。

(1)简述该海岸本次“山崩”发生的条件。
(2)分析新海礁的形成过程。
(3)推测新海礁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1-22更新 | 83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闽江中下游遥感图及琅岐岛及附近地质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琅岐岛气候资料。

(1)概述琅岐岛的气候特征。
(2)推测琅岐岛面积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

图(a)和(b)分别示意闽江河口外海域不同季节盐度的变化。

(3)指出图中(a)、(b)两图分别代表的____季节(冬季/夏季),任选其一,说明判断理由____
2024-0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大西洋涛动,指北大西洋上两个常年活动的气压中心(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的变化过程,当冰岛低压与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变大时,北大西洋涛动增强。北大西洋涛动的强弱显著影响北欧的气候和湖泊水文特征。皮海湖位于芬兰西南部,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皮海湖的湖冰显著减少,封冻时间呈明显缩短趋势。研究发现,北大西洋涛动的增强和北欧地区气温的升高是导致皮海湖封冻时间缩短的主要原因。图左为北大西洋涛动示意图,图右为芬兰皮海湖位置示意图。


(1)说明北大西洋涛动增强对皮海湖风浪的影响。
(2)分析皮海湖风浪变化导致湖冰数量减少的动力机制。
(3)简述近半个世纪以来湖冰的动态变化对湖区太阳辐射、气温以及封冻时间的影响。
2024-01-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塘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6 .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氮沉降快速增加,对湖泊营养水平和流域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氮沉降是指大气中活性氮化合物通过降雨、降尘等途径降落到地表的过程。沃迪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下图),海拔3842m,是小型高山深水湖泊,以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观测表明,1960年至今,该地区气候持续变暖,大气活性氮沉降明显增加。沃迪错总氮含量先上升,1980年后,沃迪错总氮含量出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沃迪错是(     
A.岩溶湖B.海成湖C.冰碛湖D.牛轭湖
2.沃迪错大气氮沉降的主要源地是(     

①东亚   ②东南亚   ③南亚   ④中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1980年后,沃迪错总氮含量波动下降,主要是因为(     
A.流域植被截留B.浮游生物减少
C.水域面积缩小D.土壤侵蚀加强
2024-01-1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则形成火山岛。图甲是某海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乙为火山岛和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图甲中的热点位置及与图乙所示阶段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A.①—阶段ⅠB.②—阶段Ⅱ
C.③—阶段ⅢD.④—阶段Ⅰ
2.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点是指水的凝固点,当水中含有杂质时,冰点会降低,海水的冰点低于淡水。漂浮在海面的海冰和冰山是海洋航行中常见的威胁,大型冰山寿命可达数十年。与北极相比,我国南极科考船更容易遭遇极地东风导致的天气突变进而被海冰围困的险境。随着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基本呈减少趋势,但南极海冰规模在2016年以前一度略有增长。下图示意南极海域海冰面积变化(下左图)及冰山的形成过程(下右图)。2022年10月,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分别乘坐“雪龙”号和我国自主研发的“雪龙2”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顺利完成各项任务。“雪龙”号于2023年4月3日,“雪龙2”号于2023年4月6日凯旋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9次科学考察圆满完成。


(1)与北极相比,分析南极海域冰山一般更难融化的原因。
(2)说明我国南极科考船在南极海域考察经常遭遇险境的原因。
(3)推测2016年以前南、北极海冰变化差异的原因。
(4)结合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任务,从以下角度任选其一发表你的感想。
感想①:围绕海一气相互作用说明南大洋对稳定全球气候的意义。
感想②:南大洋高纬海域海冰融化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感想③:南大洋漂浮的大量冰山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9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内力作用使地表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向平缓。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影响下,地球表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表形态。图1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褶曲为背斜构造。图2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貌剖面示意图。



(1)图1中岩层及断层形成按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④②①⑥B.⑤③④①②⑥C.②④③⑤⑥①D.②④③⑤①⑥

(2)图1中(     
A.Y岩体有明显的气孔B.F岩层因挤压质地紧密
C.断层左侧向南移动D.该处褶曲是受张力影响形成的

(3)以下山脉岩石与Y岩体属于一类的为(     
A.武夷山B.长白山C.泰山D.黄山

(4)图2中,从地质构造来看,甲地属于____,乙地属于____,丙地属于____
(5)图2中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地表的位置为____,理由为:____
(6)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说明图2甲乙丙中出现地形倒置的位置并解释形成过程。
(7)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红海、地中海面积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
2024-01-1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经历了由日本转移到韩国,再由韩国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的过程,近年来有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我国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提出要加强国内大循环生产能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下图为韩国制鞋业出口额变化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图。

(1)结合产品生命周期图,指出制鞋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制鞋业向东南亚沿海地区转移的原因。
(3)针对我国制鞋业在国际分工和国内大循环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4-11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怀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