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615 道试题
1 . 资源型城市往往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一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成长期,资源年开采量逐年增加
B.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为70%时,城市进入成熟期
C.进入成熟期,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持续保持稳定
D.进入衰退期,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某日发布的我国季节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



(1)图中数字②表示____,数字③表示____,数字④表示____
(2)“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因为随高度增加____(填右图数字的变化),“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右图____(填数字的变化)。
(3)与A地相比,新疆大部分地区依然“留恋”夏日,主要原因是右图____。(填数字变化)与东部地区相比,云南大部分地区已经步入秋天,主要原因是____
(4)开发利用新能源利于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
2022-11-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强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通过以我国“双碳”为代表的减排行动,实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下降会导致(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
2.我国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④强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强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②弱

4 .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青藏高原气候持续增暖,降水量也随之增加,气候有向暖湿转变的趋势,未来20-40年青藏高原仍有可能持续保持气温升高。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气候调节器。下图为1955-2019年青海湖蒸发过程线图。据此完成下题。

   

1.青海湖水量的主要支出方式为(     
A.湖面蒸发B.人类用水C.下渗D.径流流出
2.1955-2019年期间青海湖湖面蒸发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可能的原因是(     
A.风力增加B.气温下降C.降水量增加D.植被减少
3.在青藏高原向暖湿化转变趋势下,青海湖面积增大,主要原因是(     
①高山冰雪融水增加②河流水增加③生态补水④冻土水释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主要特点。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同火山群是我国第四纪火山群之一。已知的有30多座,分布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阳高县境内,火山活动过程中产生大量黑色的浮石(比重小能浮于水面),大约在十万年前黄土开始覆盖,大多火山在黄土之下,部分在外力作用下出露于地表。下图为大同地理示意图(左图)和大同火山岩出露图(右图)。


   
(1)推断浮石能浮于水面的原因并分形成过程。
(2)描述火山岩出露的地质过程。
(3)据材料推测近十万年来火山结束喷发后至今当地气候总体变化趋势,并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其理由。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B.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C.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D.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2.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A.东部低西部高B.东部高西部低
C.自北向南递减D.自南向北递减
2023-06-21更新 | 8001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8 .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黄金海岸的沙质海岸闻名于世,连绵起伏的沙丘与碧海、蓝天、绿林共同枸成一幅罕见的海洋沙漠景观。该地区风况复杂,向岸风(从海上吹向岸边的风)与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交替出现。图为昌黎黄金海岸地理位置及部分海岸沙丘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的粒径变化特征是(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2.推断沙丘脊线的移动趋势是(     
A.向陆移动B.向海移动C.保持不动D.逐渐消失
3.该地区沙丘的形成过程是(     
A.向岸风和海浪作用→地壳抬升→泥沙堆积形成沙丘
B.入海口附近泥沙沉积→向岸风和海浪作用→泥沙堆积形成沙丘
C.地壳抬升→入海口附近海泥沉积→向岸风和海浪作用形成沙丘
D.向岸风和海浪作用→地壳抬升→海泥沉积形成沙丘

9 . 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镇化,通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集聚引起的城镇人口增加;二是空间城镇化,即城市的空间扩张,农用地或未利用地不断转换为建设用地,同时,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下图示意山东省1985年-2010年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省人口城镇和空间城镇化发展特点是(     
A.空间城镇化指数呈增长趋势,变化较为平缓
B.人口城化指数和空间城镇化指数均持续上升
C.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快于空间城镇化
D.城镇地域范围波动增长,城镇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2.2006年,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发展进入协调阶段,其原因有(     
①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②空间城镇化的增长幅度有所减缓
③城市规模扩张方式向集约、高效转变             ④实施严格的户籍制度,控制城市规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其中包括河道迁移、泥沙来源变化、人为因素等。黄河在历史时期频繁发生河道变迁,1855年黄河北归以后,其南徙期间在江苏北部塑造的三角洲成为废三角洲。自此以后,苏北沿岸再无大河汇入,并经历了大规模冲淤演变过程,图5示意1986年和2018年苏北沿岸5米等深线的位置。近年来,由于受到滩涂围垦、海沙采挖等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岸线冲淤状况变化明显。


       
(1)依据等深线变化,判断苏北沿岸冲淤分布特点及泥沙运移方向。
(2)推测苏北沿岸冲淤平衡分界点位置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滩涂围垦和采挖海沙对海岸冲淤变化的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