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638 道试题

1 .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强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通过以我国“双碳”为代表的减排行动,实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下降会导致(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
2.我国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④强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强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②弱

2 .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气辐射B.④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表示大气受热过程D.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雾霾笼罩时,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受热过程大致依次是(     
A.①②③B.④②③C.②①③D.④③①
2023-01-04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建立和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下图为我国2000-2017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正相关
B.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负相关
C.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正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负相关
D.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负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正相关
2.有关我国2000-2017年的人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B.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在2010年最少
C.我国少儿抚养比在2012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
D.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
2023-01-01更新 | 415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五中学2022-2023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与区域的发展相互促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下表),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如图示意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表是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居民数量(单位:亿人)

年代(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城镇人口

0.8

1.3

2.0

3.0

4.7

6.8

9.0

乡村人口

5.2

5.9

8.3

8.5

8.3

6.9

5.1

(1)依据普查数据,绘制我国城镇化变化趋势折线图。

(2)描述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城镇化过程的表现。
(3)以长三角城镇化过程为例,请为我国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4-25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目前中国人口城镇化已经进入中期发展阶段的后半期(简称“城镇化中后期”),其特点表现在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由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17年约22.8%的流动人口回流,且有超7成的回流人口不愿再外出。下图为2010—2019年全国农民工输入地的地区分布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断,四条曲线中能够代表中国东部地区农民工输入占比的曲线为(     
A.①B.②C.③D.④
2.有关中国城镇化中后期人口迁移流动形式转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减弱B.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进程减缓
C.中西部省份就业机会增多,吸引劳动力回流就业D.人口迁移向东部少数省市聚集的态势改变
2022-12-15更新 | 671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雅丹,又称风蚀垄槽,主要是由连片的风蚀丘、台组成的特殊地貌。受地层岩性和外力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广泛发育且形态多样。罗布泊历史上曾为大型湖泊,湖底地层上、下部的主要岩层分别是砂质粉砂层、黏土粉砂层。研究表明,近年来新疆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演化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布泊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     
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2.罗布泊雅丹未来的发展变化可能有(     
①风蚀残丘体积增加②成为“水上雅丹”③雅丹完全消失④发育流线状垄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7 . 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
2022-06-09更新 | 17312次组卷 | 5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
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
2.“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
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
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3.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①常年风化②地壳运动③风雨侵袭④海水侵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11-15更新 | 2000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三位科学家:其中该奖的一半颁给了美国科学家真锅淑郎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以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气候变暖”。他们的研究包括了大气中CO2的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为人类了解地球气候及人类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1840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174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二,1840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如何?174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如何变化?二者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相关性?
(2)导致174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022-05-0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云南德宏·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2023-01-24更新 | 152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