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报告中指出,1880年至2012年期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85摄氏度,1901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海平面升高19厘米。据此回答: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夏季调低空调的温度       ②植树种草
③开发可再生能源             ④禁止燃烧煤炭
A.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

2 .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
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2019-11-27更新 | 1304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建班 )

3 . 近年来,安徽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不断降低。左图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碳排放量与GDP变化,右图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煤炭和石油碳排放构成。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
A.GDP增速低于碳排放量增速B.a表示碳排放量
C.c表示石油D.能源消费总量几乎不变
2.为降低碳排放强度,安徽省应着力(     )
①加强皖北平原水能的开发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调整产业结构
④发展节能技术
⑤提高皖南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④
4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B.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C.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D.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2.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
C.全球海平面下降D.雪线高度上升
3.下列开发方式中,有助于该森林带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是
①设立国际基金
②建实木家具厂,生产高档家具
③建自然保护区   
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结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环境气候变迁的背景下,1/4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荷兰运用智慧和科技提出了解决之道,修建了新型建筑—水上漂浮房屋。从围海造田到学习与水共存,反映了他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想法。

材料二   建筑师认为新型漂浮房屋具有灵活、设施齐全、低碳环保等优点。下左图为漂浮房及景观图,下右图为荷兰略图。



(1)分析该区域建造漂浮房屋的原因。
(2)简述建造和使用住宅型漂浮房屋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对策。
(3)如果在该区域大规模建造漂浮房屋,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019-04-24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扩大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02-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该协定要求各方将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两摄氏度以内”作为目标,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2020年后,各国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发轩然大波。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关联性较大的是
A.近2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幅达26%B.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
C.武汉市惊现多个“马尔代夫”美景D.黄河水由“黄”变“清”
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
①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②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旱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
③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
④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


回答下列各题

1.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9 . 读“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和“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10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1)图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所示10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______。
(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_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为主。
(4)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濒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5)要降低大气中CO2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
2018-11-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2016 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 38 毫米,上升幅度为 30 多年来最大。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 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       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③加速城市化进程       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