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验证的氧化性强于溶液中通入少量
B比较HF与的酸性强弱常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溶液和溶液的pH
C验证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溶液中滴加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
D比较Fe与Cu的金属活动性常温下,将Fe、Cu与浓硝酸组成原电池

A.AB.BC.CD.D
2 . 石蜡油分解可产生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备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
(2)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其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可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_(填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3 . 某化学小组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0.1 mol·L-1的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现象
向装置Ⅰ的锥形瓶中加入MnO2固体,向装置Ⅰ的_______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连接装置Ⅰ、Ⅲ,打开活塞 装置Ⅰ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装置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向装置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装置Ⅱ、Ⅲ,点燃酒精灯装置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向装置Ⅱ中加入______,向装置Ⅲ中再加入适量0.1 mol·L-1的H2SO4溶液,连接装置Ⅱ、Ⅲ,点燃酒精灯 装置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组实验推测,甲实验中可能是_____使溶液变蓝。为了验证推测,可将装置Ⅰ中产生的气体通入_____(填字母)溶液中,依据实验现象来证明。
A.酸性KMnO4      B.FeCl2      C.H2S
(5)资料显示: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的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4KI+O2+2H2O=2I2+4KOH。该小组同学取20 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造成的,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___
2020-01-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 2+ Y2-,现有下列叙述:(a)X被氧化;(b)X是氧化剂;(c)X具有氧化性;(d)Y2-是还原产物;(e)Y2-具有还原性;(f)X2+具有氧化性。其中正确的是
A.(a)(b)(c)(d)B.(b)(c)(d)
C.(a)(d)(e)(f)D.(a)(c)(d)(e)
2021-12-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实验中学(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证明碳与浓硫酸反应放出的气体是SO2和CO2

(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洗气瓶①②中溶液褪色,体现的二氧化硫的性质依次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还原性B.漂白性、还原性
C.漂白性、氧化性D.还原性、漂白性
2021-12-13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实验中学(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处于最高价时,该物质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
D.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7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双氧水,紫色消失H2O2具有氧化性
B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水有酸性,氯气有漂白性
C将NaOH溶液滴加到饱和FeC13溶液中呈红褐色制Fe(OH)3胶体
D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铜粉,固体溶解,溶液变蓝Fe3+氧化性强于Cu2+
A.AB.BC.CD.D
2020-01-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钠、镁、铝都可以用于制备储氢的金属氢化物。
① NaH是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② NaAlH4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NaAlH4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 . 氰基丙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某种氰基丙烯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_____组峰,峰面积比为_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G中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
2022-09-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