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8 道试题
1 . 二甲醚气体是一种可再生绿色新能源。
(1)已知:二甲醚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二甲醚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_电极(填“a”或b”)。
通过质子交换膜时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从左向右             B.从右向左
③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④工作一段时间后,当二甲醚完全反应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同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生产、生活中,人们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调控反应条件。
(1)是工业制硫酸的反应之一,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该反应通常用作催化剂,加入后,可改变图中___________的数值(填“E”或“”)。
(2)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012345
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图中表示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字母)。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④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减少的通入量             B.升高温度             C.恒容下充入             D.选择更高效的催化剂
⑤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                                        
B.单位时间内消耗同时生成
C.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             
D.容器中的体积分数不变
E.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F.容器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回答下列问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发生反应的条件是光照,若用日光直射,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_
②请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2)下图是三种烃分子的键线式(转折点、末端均表示一个碳原子;省略元素符号;省略键,保留碳碳键,即为键线式):

①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②有机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③有机物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4个且一氯代物只有2种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8
B.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4种
C.该有机物是的同分异构体
D.该有机物与互为同系物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_______
(2)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t/s050150250350
00.360.480.500.50
0~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能够判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的_______
体系温度不在改变;
H2、N2、NH3的浓度之比为3:1:2;
H2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每生成1.5mol的氢气,同时消耗0.5mol氮气;
每断裂1molN≡N键,同时生成6molN-H单键。
(3)已知:键能指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g)、B(g)所需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kJ/mol。H-H的键能为436kJ/mol,N-H的键能为391kJ/mol,生成过程中放出46kJ的热量。则N≡N的键能为_______kJ/mol。
(4)CO与反应可制备,由构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c电极的电极反应为是_______。若外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所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5)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 (填序号)。
物质燃烧  炸药爆炸  酸碱中和反应  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  食物因氧化而腐败反应  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今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原电池的诞生为人类利用化学能开辟了新的道路,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关于下列电化学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与普通锌锰电池相比,碱性锌锰电池负极改装在内部,电解液不易泄漏
B.碱性锌锰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用伏打电堆为铅酸蓄电池充电,每生成产生数目为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一定压强下,在密闭体系中以为原料,利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可合成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降为不利于提高反应限度
B.保持压强不变,室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其他条件不变,若反应在恒容绝热体系中发生,的平衡产率将下降
D.初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反应一段时间后,若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有机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灶具使用煤气做燃料,改用天然气后其进风口应改大
B.乙烯、乙醇都能使酸性褪色,但反应类型不同
C.聚乙烯分子的单体为
D.动物油脂经氢化后可生产人造奶油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中学教材对Cu与的反应进行了讲解,但深入研究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并探讨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Ⅰ.利用如图装置完成Cu与制取氮氧化物的反应。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B中液面上方为无色气体,C中液面上方为红棕色气体。

(1)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该操作目的是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C中液面上方为红棕色气体的原理_______
(3)将分液漏斗中液体换为稀硫酸和硝酸钠混合液也出现了溶解现象。此时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深入研究时,有同学观察到了以下现象:实验1中蓝色溶液A遇铜片立即产生气泡;而相同条件下实验2中3mol/L硝酸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实验操作如图:
实验1

实验2

分析蓝色溶液A的成分后,学习小组探究蓝色溶液A与铜片能够立即发生反应的原因。
实验验证:
(4)将少量硫酸铜固体加入到硝酸中,溶液呈蓝色,放入铜片,无明显变化。该同学这样做是为了验证_______(填化学式)对该反应是否有催化作用。该同学这样做不能得出该物质不是催化剂的正确结论,还应该考虑______________的影响。
(5)某同学又提出可能是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为了得出该结论,应该补充的实验为_______(写实验操作及现象)。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
10 . 已知下列反应: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Na2O2(s)+CO2(g)=Na2CO3(s)+ O2(g) ΔH=-266kJ·mol-1,试回答:
(1)CO的燃烧热ΔH=_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直接用做燃料。
已知:CH3OH(1) + O2(g) = CO(g) + 2H2O(g)    ΔH1 = -443.64 kJ·mol-1
2CO (g) + O2(g) = 2CO2(g)    ΔH2 = -566.0 kJ·mol-1
①试写出CH3OH(1)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甲醇作为燃料,优点是燃烧时排放的污染物少,从而不仅能缓解能源紧张和温室效应的问题,还能改善大气质量。试利用①中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完全燃烧16g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生成的CO2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是_______,转移电子_______mol
(4)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 2SO2 (g) +2H2O (l) ΔH=-Q1kJ·mol-1,2H2S(g)+O2(g)= 2S (s) +2H2O (l) ΔH=-Q2kJ·mol-1,2H2S(g)+O2(g)=2 S (s) +2H2O (g) ΔH=-Q3kJ·mol-1,判断Q1、Q2、Q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5)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1.5kJ·mol-1,某同学根据该反应吸收的热量较小,认为由石墨变为金刚石很容易进行,但此反应却很难发生,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压强,请你对此分析并阐述原因_______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