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的传统方法是,滴定法。研究小组用该方法测定质量为的某赤铁矿试样中的铁含量。
【配制溶液】
标准溶液。
溶液:称取溶于浓盐酸,加水至,加入少量锡粒。
【测定含量】按下图所示(加热装置路去)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已知:氯化铁受热易升华;室温时,可将氧化为。难以氧化可被还原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在本实验中必须用到的有_______(填名称)。

(2)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配制溶液时加入锡粒的原因:_______
(3)步骤I中“微热”的原因是_______
(4)步琛Ⅲ中,若未“立即滴定”,则会导致测定的铁含量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若消耗标准溶液,则试样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a、c、V的代数式表示)。
(6)滴定法也可测定铁的含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将铁矿石试样中还原为,再用标准溶液滴定。
①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方法相比于,滴定法的优点是_______
②为探究溶液滴定时,在不同酸度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分别向下列溶液中加入1滴溶液,现象如下表:
溶液现象
空白实验溶液试剂X紫红色不褪去
实验I溶液硫酸紫红色不褪去
实验ⅱ溶液硫酸紫红色明显变浅
表中试剂X为_______;根据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6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
2 . 一定条件下,乙酸酐醇解反应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
②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样品,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
③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④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样品中羟基含量(质量分数)计算正确的是
A.B.
C.D.
2023-06-19更新 | 665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高考山东卷化学真题
2022·北京·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3 . 白云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含有质量分数约为2.1%的Fe2O3和1.0%的SiO2。利用白云石制备高纯度的碳酸钙和氧化镁,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物质

(1)白云石矿样煅烧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量对碳酸钙产品的影响如下表
n(NH4Cl)/n(CaO)氧化物()浸出率/%产品中纯度/%产品中Mg杂质含量/%
(以计)
计算值实测值
2.1∶198.41.199.199.7——
2.2∶198.81.598.799.50.06
2.4∶199.16.095.297.62.20
备注:ⅰ、浸出率=(浸出的质量/煅烧得到的质量)(M代表Ca或Mg)
ⅱ、纯度计算值为滤液A中钙、镁全部以碳酸盐形式沉淀时计算出的产品中纯度。
①解释“浸钙”过程中主要浸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沉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浸钙”过程不适宜选用的比例为___________
④产品中纯度的实测值高于计算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浸镁”过程中,取固体B与一定浓度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的浸出率低于60%。加热蒸馏,的浸出率随馏出液体积增大而增大,最终可达98.9%。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浸出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滤渣C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022-09-08更新 | 10214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化学试题(部分试题)
4 . 碘番酸是一种口服造影剂,用于胆部X—射线检查。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1COOH+R2COOH+H2O
(1)A可发生银镜反应,A分子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
(2)B无支链,B的名称是___________。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E为芳香族化合物,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G中含有乙基,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5)碘番酸分子中的碘位于苯环上不相邻的碳原子上。碘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1,J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3,碘番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6)口服造影剂中碘番酸含量可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amg口服造影剂,加入Zn粉、NaOH溶液,加热回流,将碘番酸中的碘完全转化为I-,冷却、洗涤、过滤,收集滤液。
步骤二:调节滤液pH,用b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cmL。
已知口服造影剂中不含其它含碘物质。计算口服造影剂中碘番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022-09-08更新 | 942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2022·北京·高考真题
5 . 煤中硫的存在形态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硫化物及微量单质硫等)。库仑滴定法是常用的快捷检测煤中全硫含量的方法。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在催化剂作用下,煤在管式炉中燃烧,出口气体主要含
(1)煤样需研磨成细小粉末,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高温下,煤中完全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通过干燥装置后,待测气体进入库仑测硫仪进行测定。
已知:库仑测硫仪中电解原理示意图如下。检测前,电解质溶液中保持定值时,电解池不工作。待测气体进入电解池后,溶解并将还原,测硫仪便立即自动进行电解到又回到原定值,测定结束,通过测定电解消耗的电量可以求得煤中含硫量。

在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测硫仪工作时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煤样为,电解消耗的电量为x库仑,煤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已知:电解中转移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96500库仑。
(5)条件控制和误差分析。
①测定过程中,需控制电解质溶液,当时,非电解生成的使得测得的全硫含量偏小,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测定过程中,管式炉内壁上有残留,测得全硫量结果为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022-07-01更新 | 7985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化学试题(部分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以溶液为原料制备,并用重量法测定产品中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可选用试剂:晶体、溶液、浓、稀溶液、蒸馏水
步骤1.的制备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溶液,经一系列步骤获得产品。

步骤2,产品中的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用水溶解,酸化,加热至近沸;
②在不断搅拌下,向①所得溶液逐滴加入热的溶液,
③沉淀完全后,水浴40分钟,经过滤、洗涤、烘干等步骤,称量白色固体,质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Ⅰ是制取_______气体的装置,在试剂a过量并微热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ⅠI中b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Ⅲ中的试剂应选用_______
(3)在沉淀过程中,某同学在加入一定量热的溶液后,认为沉淀已经完全,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
(4)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溶液,原因是_______
(5)在过滤操作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填名称);

(6)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2-06-10更新 | 1163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南化学高考真题
7 . 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并测定产品中少量碳酸氢钠的含量,过程如下:
步骤I.的制备

步骤Ⅱ.产品中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2.50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②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加入2滴指示剂M,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至近无色(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盐酸
③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二滴定终点),又消耗盐酸
④平行测定三次,平均值为22.45,平均值为23.51。
已知:(i)当温度超过35℃时,开始分解。
(ii)相关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0102030405060
35.735.836.036.336.637.037.3
11.915.821.027.0
6.98.29.611.112.714.516.4
29.433.337.241.445.850.455.2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晶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晶体A能够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
(2)步骤I中“300℃加热”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3)指示剂N为_______,描述第二滴定终点前后颜色变化_______
(4)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第一滴定终点时,某同学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1-06-09更新 | 909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湖南化学高考真题
8 . 某同学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
(2)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KMnO4常作氧化还原滴定的氧化剂,滴定时应将KMnO4溶液加入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规格为50.00mL的滴定管中,若KMnO4溶液起始读数为15.00mL,此时滴定管中KMnO4溶液的实际体积为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15.00 mL        B.35.00mL        C.大于35.00mL       D.小于15.00m1
(4)某FeC2O4﹒2H2O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2O4)3、H2C2O4﹒2H2O,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m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溶解,水浴加热至75℃。用 c mol﹒L-1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V1mL。
Ⅱ.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加入稀H2SO4酸化后,在75℃继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4溶液V2mL。
样品中所含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样品组成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时,样品中一定不含杂质
B.越大,样品中含量一定越高
C.若步骤I中滴入KMnO4溶液不足,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低
D.若所用KMnO4溶液实际浓度偏低,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
2020-07-11更新 | 930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新高考)
9 . 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NaClO4 (aq)+NH4Cl(aq) NH4ClO4 (aq)+NaCl(aq)
(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_______、干燥。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 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
步骤3:准确量取40.00mL约H2SO4 溶解于锥形瓶中。
步骤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mLNaOH 溶液。
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mLH2SO4 溶液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_______(填写步骤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 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0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足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的现象是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
2019-01-30更新 | 132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福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