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4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能否与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ii.可生成溶液呈血红色,可用于的检验。
【提出猜想】
(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溶液可以与溶液反应,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和溶液,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_____,小组同学认为溶液反应生成了
(3)甲同学注意到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因此不同意该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
重新设计实验:
实验I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加入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获得结论】
(4)过氧化氢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氧化
【发现异常】
乙同学继续向实验II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小组同学经过重新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将氧化为。乙同学设计实验III并证实了该资料中的说法。
(5)补全实验III的方案: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加入溶液,再加入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6)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提出了的检验方法:取待测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证明待测液含有
(7)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物质性质的检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10高一下·云南曲靖·期末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2 .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碱性D.酸性
2024-03-06更新 | 220次组卷 | 238卷引用: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 2.3氧化剂和还原剂练习卷
3 .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补铁剂中的Fe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Fe3+,影响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对照实验,验证补铁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的科学性。
   
[实验操作]第一步: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对比试剂;第二步:振荡;第三步:滴加KSCN溶液。
[实验现象]
(1)A试管中溶液变___________色,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2)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能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所以补铁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具有科学依据。
[生活应用]
(3)某品牌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和NaHCO3,放入水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CO2)使口感更好,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4)为防止烹调时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烹调蔬菜应注意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023-09-19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作业(十七) 亚铁盐和铁盐
4 . 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已知:铝与稀硝酸反应时,主要生成气体NO,NO在空气中会进一步氧化为红棕色气体的NO2
(1)未开始实验前,_______(选填“能”、“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就不能大量存在。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ⅲ.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①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
_______Al+_______NO+_______=_______Al3++_______NO↑+_______。
(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也可能大量存在。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经检验该气体含NH3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_
(5)由上述实验得出:该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
2021-01-06更新 | 53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1课时 合金
5 . 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过程的现象为_______
(2)维生素C可将H转化为G,维生素C具有_______(填“酸性”、“氧化性”或“还原性”)。
(3)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
A.          B.          C.
(4)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溶液的反应。
试剂:酸化的溶液,溶液
操作现象
酸化的G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变红
①上述实验中溶液与G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
6 . I. 甲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l2,并进行性质实验。

(1)装置A中制取氯气,三种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是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盐酸体现了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        b.还原性          c. 酸性          d. 碱性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是________,目的是除去水蒸气。
(4)装置D可以用作不同的用途。
a. 若装置D用于收集Cl2,请将图中装置D的导气管补充完整。________
b. 若装置D中放入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II. 乙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取少量试管①中的溶液,检验其中有Cl-的方法是_______
III. 甲、乙两个小组的同学都用到了NaOH溶液,目的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020-11-12更新 | 744次组卷 | 3卷引用:2.2.1氯气的性质-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
b.在周期表中,同周期第IIA族和第IIIA元素质子数相差可能是1、11或25
c.卤族元素由上至下,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单质的颜色加深
d.碱金属单质物理通性是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
e.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越低
f.可以利用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来证明其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g.碱性:LiOH>NaOH>KOH>RbOH
h.酸性:HClO4<HBrO4<HIO4
A.4个B.5个C.6个D.7个
2020-12-23更新 | 842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1节第4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后)
11-12高三上·福建厦门·阶段练习
8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粒子半径:S2->Cl>S       ②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F>HCl>PH3
③离子还原性:S2->Cl->Br->I-       ④单质氧化性:Cl2>S
⑤酸性:H2SO4>HClO4       ⑥碱性:KOH>NaOH>Mg(OH)2
A.①B.③⑥C.②④⑥D.①③④
9 . 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丁属于_______“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2)图中甲、乙、丁、戊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填化学式);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乙物质_____________
a 只有氧化性
b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 只有还原性
(3)电解甲溶液制备己的化学反应为(未配平),配平后参与反应的甲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4)庚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用乙制取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辛在催化下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一种常见气体,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10 . 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气结合的能力。误食亚硝酸钠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缓解。上述亚硝酸钠和维生素C表现的性质分别是
A.还原性和氧化性B.氧化性和还原性
C.氧化性和酸性D.还原性和碱性
2020-11-09更新 | 860次组卷 | 22卷引用:1.3.2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