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19 道试题
1 . 查阅资料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吸热,有咸味,遇酸易放出气体,人误食会中毒
(1)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HI在反应中体现了什么性质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2)根据上题反应,鉴别和NaCl,可选择以下物质中的___________进行实验(填字母)。
A.食用白醋B.碘化钾淀粉试纸C.淀粉D.水
2024-06-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
2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Ⅰ.从理论上分析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氧化
假设2:氧化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易与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氧化。查阅资料:;酸性条件下,能与反应生成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___________,则产物是
3 .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能否与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ii.可生成溶液呈血红色,可用于的检验。
【提出猜想】
(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溶液可以与溶液反应,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和溶液,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_____,小组同学认为溶液反应生成了
(3)甲同学注意到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因此不同意该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
重新设计实验:
实验I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加入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获得结论】
(4)过氧化氢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氧化
【发现异常】
乙同学继续向实验II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小组同学经过重新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将氧化为。乙同学设计实验III并证实了该资料中的说法。
(5)补全实验III的方案: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加入溶液,再加入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6)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提出了的检验方法:取待测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证明待测液含有
(7)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物质性质的检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现榨苹果汁露置在空气中,其中的会转变为离子,使其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苹果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此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
2024-01-1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人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12月考试化学试题
9-10高一下·云南曲靖·期末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5 .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碱性D.酸性
2024-03-06更新 | 221次组卷 | 238卷引用:江苏省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过关测试(8)
6 . “84消毒液”是家居常用的防疫用品,某化学小组同学查看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浓度】
【使用说明】i.按一定比例稀释后使用。
ii.不得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灵)同时使用。
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稀释:将“84消毒液”原液稀释配制成的溶液。
①稀释时,需要取用___________mL“84消毒液”原液。
②下列操作会使溶液中NaClO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取用久置的“84消毒液“原液进行稀释
B.量取“84消毒液“原液时,仰视读数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已知:洁厕灵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盐酸。同学们利用示装置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用的原因。

①将注射器中的洁厕灵注入试管中,试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淀粉KI试纸上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棉花团蘸取的溶液A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的漂白性。
I.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II.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III.在不同温度时,测得84消毒液OR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ORP表示水溶液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①实验I、II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为___________
②实验III的结论及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7 . 如图为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与A溶液反应有淡黄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体现了A的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和氯水都有漂白性,有人为增强漂白效果,将混合使用,结果适得其反,几乎没有漂白效果,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易变质,实验室检验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苏打()在照相、电影、纺织、皮革、农药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现欲在实验室制备大苏打,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合理的是 (填字母)。
A.B.C.D.

(6)利用如下装置探究气体与的反应:

向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取A中的溶液,分成两份,设计如下实验:
方案①;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①”或“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某同学用下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氯气的性质。

请回答:
(1)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2)①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用字母填空)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②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起漂白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分子式)。
(4)⑤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⑦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3-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天立学校腾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电位传感器可以测量不同溶液的电位值,根据电位值大小可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数值越大,氧化性越强;数值越小,还原性越强。测得几种物质的电位值如下表所示:(注意:实验中进行酸化时均用稀硫酸)
物质FeCl3KMnO4(酸化)NaNO3(酸化)Br2I2Na2S
浓度0.10M(M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
电位值/mV1711130603662116-361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浓度相同的下列三种溶液,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②酸性       ③酸性
(2)已知不能共存,由此推测下列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___________
a.        b.       c.       d.
(3)向等浓度的和FeCl2混合溶液滴加少量酸性溶液(对应还原产物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常温下遇淀粉变蓝。现往淀粉溶液中逐滴加入氯水(含),观察到溶液先变蓝后褪色。小组同学就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两种猜想,并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猜想1:将淀粉氧化; 猜想2:继续氧化(为)。
序号实验操作试剂观察实验现象结论
1分别取少量褪色后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并加入对应试剂a溶液变蓝猜想1不正确
2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猜想2正确
3b+稀H2SO4溶液变蓝
①实验1所用试剂a为___________
②试剂b是一种可溶性含碘化合物,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结合上述信息思考:对于混合溶液,若控制性氧化而不氧化,请提出合理的氧化方案:加入___________。(合理即给分)
2024-02-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已知:铝与稀硝酸反应时,主要生成气体NO,NO在空气中会进一步氧化为红棕色气体的NO2
(1)未开始实验前,_______(选填“能”、“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就不能大量存在。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ⅲ.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①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
_______Al+_______NO+_______=_______Al3++_______NO↑+_______。
(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也可能大量存在。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经检验该气体含NH3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_
(5)由上述实验得出:该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
2021-01-06更新 | 53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