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32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能否与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ii.可生成溶液呈血红色,可用于的检验。
【提出猜想】
(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溶液可以与溶液反应,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和溶液,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_____,小组同学认为溶液反应生成了
(3)甲同学注意到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因此不同意该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
重新设计实验:
实验I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加入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获得结论】
(4)过氧化氢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氧化
【发现异常】
乙同学继续向实验II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小组同学经过重新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将氧化为。乙同学设计实验III并证实了该资料中的说法。
(5)补全实验III的方案: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加入溶液,再加入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6)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提出了的检验方法:取待测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证明待测液含有
(7)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物质性质的检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 我国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Ⅰ.以原油为原科生产有机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的流程如下:

(1)流程中②表示的加工方法是____(填序号)。
A.分馏B.聚合C.裂解D.干馏
(2)写出聚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
Ⅱ.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很多有用的物质,例如从海水制盐所得到的卤水中可以提取碘。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取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

资料显示:
ⅰ. pH=2 时, 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 NO
ⅱ. I2+5Cl2+6H2O=2HIO3+10HCl; 氧化性:KMnO4>Cl2
ⅲ. 2Fe3++2I=2Fe2++I2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方案甲中,根据 I2的特性,分离操作 X 应为___________、冷凝结晶。
(5)Cl2、酸性KMnO4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工艺中氧化卤水中的 I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2,原因是_______
(6)方案乙中,已知反应③过滤后,滤液中仍存在少量的 I2、I。 为了检验滤液中的 I,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H2SO4、淀粉溶液、Fe2(SO4)3溶液、CCl4
a.将滤液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
b.从水层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
2021-08-26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章末培优)-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课后培优练(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9-10高一下·云南曲靖·期末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3 .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碱性D.酸性
2024-03-06更新 | 187次组卷 | 238卷引用: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 2.3氧化剂和还原剂练习卷
4 .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补铁剂中的Fe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Fe3+,影响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对照实验,验证补铁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的科学性。
   
[实验操作]第一步: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对比试剂;第二步:振荡;第三步:滴加KSCN溶液。
[实验现象]
(1)A试管中溶液变___________色,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2)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能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所以补铁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具有科学依据。
[生活应用]
(3)某品牌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和NaHCO3,放入水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CO2)使口感更好,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4)为防止烹调时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烹调蔬菜应注意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023-09-19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作业(十七) 亚铁盐和铁盐
5 . 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已知:铝与稀硝酸反应时,主要生成气体NO,NO在空气中会进一步氧化为红棕色气体的NO2
(1)未开始实验前,_______(选填“能”、“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就不能大量存在。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ⅲ.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①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
_______Al+_______NO+_______=_______Al3++_______NO↑+_______。
(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也可能大量存在。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经检验该气体含NH3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_
(5)由上述实验得出:该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
2021-01-06更新 | 53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1课时 合金
6 .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过氧乙酸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具有酸的通性,受热时可分解为乙酸、氧气。某化学小组对过氧乙酸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探究】
资料显示:过氧乙酸的氧化性强于高锰酸钾。
(1)为了探究某市售过氧乙酸中是否含有,设计如下方案:
A.取少量过氧乙酸样品配成溶液,加入含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取少量过氧乙酸样品配成溶液,加入少量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和有无气泡产生
C.取少量过氧乙酸样品配成溶液,加入少量品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填标号)。
【定量测定】
在过氧乙酸样品中常含有残留的。测定样品中过氧乙酸的浓度时涉及反应:
(2)取待测液并用硫酸酸化,再用浓度为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至溶液呈粉红色,消耗标准溶液。另取待测液,加入过量的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并用硫酸酸化,再用浓度为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至溶液呈无色,消耗标准溶液
_______
②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加入过量溶液
B.用标准溶液滴定前振荡锥形瓶的时间过长
C.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
D.用标准溶液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7 .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新型高效无毒的多功能水处理剂。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

①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除杂装置B中的试剂为____
③C为制备K2FeO4装置,KOH溶液过量的原因是____
④D为尾气处理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探究K2FeO4的性质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K2FeO4能否氧化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取少量溶液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①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该离子的产生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一定是由K2FeO4被Cl还原而形成的。
②方案Ⅱ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方案Ⅱ得出氧化性:Cl2___FeO42−(填“”或“”)。
8 . 某化学课题小组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中依次盛装70%硫酸、Na2SO3固体、NaOH溶液
B.实验时,湿润的pH试纸、鲜花、品红溶液、KMnO4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C.此设计可证明SO2水溶液的酸性,SO2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D.点燃酒精灯加热,品红溶液恢复原色,KMnO4溶液不恢复原色
2023-01-31更新 | 976次组卷 | 2卷引用:5.1.1 硫及其氧化物——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9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Ⅰ 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1)A的作用_____________
(2)在答题纸上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
(3)在C中得到紫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Ⅱ探究K2FeO4的性质: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气体和溶液a。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解,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4)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根据方案Ⅱ得出:氧化性Cl2________FeO42- (填“>”或“<”),而K2FeO4的制备实验实验表明,Cl2和FeO4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
2019-06-01更新 | 121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
10 . 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过程的现象为_______
(2)维生素C可将H转化为G,维生素C具有_______(填“酸性”、“氧化性”或“还原性”)。
(3)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
A.          B.          C.
(4)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溶液的反应。
试剂:酸化的溶液,溶液
操作现象
酸化的G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变红
①上述实验中溶液与G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