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三种烃分子的键线式:

①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②与有机物C互为碳架异构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
③有机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④与有机物A互为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CH4与Cl2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试管内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 ________等。
③请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取代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595次组卷 | 2卷引用:清单05 烃 有机高分子材料(考点清单)(讲+练)-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葡萄糖、果糖
(1)二者分子式相同,但结构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属于多羟基醛,官能团有_____,既有_____的性质,又有_____的性质。
(2)葡萄糖中醛基的检验
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用银氨溶液检验醛基__________
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   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7.4.1糖类
3 . 脱水反应
(1)在一定条件下,醇可以发生脱水反应,醇既可以分子内脱水得到___________,也可以分子间脱水得到___________
(2)乙醇的脱水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 g P2O5并注入4 mL 95%的乙醇,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广口瓶中有___________产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____
(3)乙醇的脱水反应:
乙醇在浓硫酸、磷酸、Al2O3(400℃左右)或P2O5等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脱水反应。实验室常采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发生脱水反应来获得乙烯或乙醚。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 ℃,发生反应生成了乙烯,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加热到140 ℃,发生反应生成了乙醚,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消去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分子内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含双键或三键)的反应,称为消去反应。
2023-07-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4.1.1醇的性质和应用 课前
4 . 蒸馏
(1)蒸馏是分离和提纯_______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2)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_______不同(一般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应相差30℃以上),达到分离液态混合物的目的。当液态混合物中含有多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分时,经过多次______________可以将这些成分(馏分)逐步分离,这一过程称为分馏,如石油的分馏等。
(3)优点:蒸馏的优点是不需要使用混合物组分以外的其他溶剂,_______引入新的杂质。
(4)实验装置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_______
②碎瓷片的作用:_______
③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是下口进入,上口流出。
2023-07-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1.2.1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课前
5 .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检查: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___________
(2)润洗:在加入酸、碱液之前,应使用待装的酸、碱溶液分别润洗滴定管内壁___________次。
(3)装液:注入待装的酸、碱溶液至滴定管___________处。
(4)排气泡:酸式滴定管快速打开活塞冲走气泡,碱式滴定管将橡胶管向上弯曲,挤压玻璃球,赶走气泡,使滴定管尖嘴部分___________
(5)调液面:调整管中液面至___________以下,记录读数V0.滴定管的读数时,视线、刻度线、凹液面在___________上。
   
(6)滴定: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_______的变化。滴定过程中,滴加速度___________,接近终点时,应逐渐___________滴加速度。
(7)终点的判断:最后一滴恰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滴加完毕记录读数V1,消耗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
2023-07-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3.2.2酸碱中和滴定 课前
6 . 实验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步骤①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CoCl2晶体,加入浓盐酸使其全部溶解;
②加水至溶液呈紫色;
③将上述溶液分别装于三支试管中,分别置于热水、冰水和室温下
实验现象室温下试管内液体呈________;热水中试管内液体呈________,冰水中试管内液体呈________
结论(平衡移动的方向)室温平衡________,温度升高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即吸热方向),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即放热方向)
2023-07-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3.2温度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前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7 . 铜锌原电池
(1)【实验探究】
【实验1】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实验2】将用导线与电流计相连接的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ZnSO4和CuSO4溶液中,将盐桥插入两只烧杯的电解质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取出盐桥,再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________________
实验2插入盐桥:①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取出盐桥: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实验1的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为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实验2的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为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Zn片为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Cu片为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电子的流动方向:___________→导线→___________
盐桥中K+移向___________溶液,Cl-移向___________溶液。
2023-07-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1.2.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前
12-13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___________;II___________;III___________;IV___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023-06-29更新 | 69次组卷 | 18卷引用:2.1.1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课前)-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9 .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试管中加入约2mL乙酸溶液,然后滴入数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溶液变红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锌粒,然后加入约2mL冰醋酸溶液溶液中有气泡生成______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碳酸钙,然后加入约2mL冰醋酸溶液碳酸钙溶解,有大量气泡生成_______
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数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滴加乙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______
总结:乙酸的酸性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23-05-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8.2.2乙酸(课前)-2019苏教版必修2课前课中课后
10 . 19世纪60年代,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看见”苯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提出了两点假设。
i.苯的六个碳原子形成闭合环状,即平面六边形;

ii.每个碳原子均连接一个氢原子,各碳原子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

【交流研讨】
(1)如果苯分子为上述结构,则其可能具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_________?若存在碳碳双键,则性质应与乙烯性质相似
(2)能否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________
2023-05-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8.1.3煤的综合利用苯(课前)-2019苏教版必修2课前课中课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