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由下列事实或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事实或现象结论
A向酸性溶液中加入草酸,紫色褪去草酸具有还原性
B铅蓄电池使用过程中两电极的质量均增加电池发生了放电反应
C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
D为基元反应,将盛有的密闭烧瓶浸入冷水,红棕色变浅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4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中红色钩瓷的发色剂为Cu2O。为探究Cu2O的性质,取等量少许Cu2O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试管甲滴加过量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
试管乙滴加过量氨水并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A.试管甲中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
B.试管甲中沉淀的变化均体现了的氧化性
C.试管乙实验可证明形成无色配合物
D.上述两个实验表明为两性氧化物
7日内更新 | 5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
3 . Wacker氧化法催化制备乙醛,催化循环机理如图所示。已知为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溶液中应含有一定量的
B.反应①前后Pd化合价发生变化
C.物质B中C、O、Pd的杂化方式均相同
D.反应⑥的方程式为:
7日内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熔盐液相氧化法对铬铁矿[主要成分,含Al、Mg氧化物杂质]进行处理制备高价铬盐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1”主要成分是
B.“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可用代替NaOH
C.“工序2”中,含铬元素的粒子没有参与反应
D.参与反应的为7∶4
2024-05-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三)
5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用pH计分别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pHpH计显示溶液pH>7,溶液pH<7酸性
B铜与足量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冷却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倒入适量蒸馏水溶液呈蓝色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
C向KI溶液中持续滴加氯水溶液先由无色变为棕黄色,一段时间后褪色氯水不仅可以氧化还可以氧化
D灼烧铜丝使其表面变黑,伸入盛有某有机物的试管中铜丝恢复亮红色该有机物中有醇羟基
A.AB.BC.CD.D
2024-05-14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训练调研试题(二)
6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甘章集食有多种活性物质的万用草药,其中三种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甘草黄酮含手性碳
B.只有甘草素和甘草香豆素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能用 FeCl3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鉴别三种物质
D.1mol上述三种物质分别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消耗 Br2最少的是甘草素
2024-05-1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7 . 固态NH3晶体中含有的作用力有
A.非极性键B.极性键C.配位键D.氢键
2024-05-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8 . 利用“Na-CO2”电池可将CO2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放电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流向为MWCNT→导线→钠箔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每转移0.4mole-,就可以吸收6.72LCO2
D.选用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作电解液的优点是导电性好,不与金属钠反应,难挥发
2024-05-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市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9 . 据报道,在300℃和70MPa条件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现实,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提高CO2转化率
B.由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平衡时,3v(CO2)=v(H2)
D.从平衡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2024-05-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市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10 . 钴酞菁(Pc-Co,已知酞菁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和金属分子笼1通过“一锅法”合成了超分子复合物Pc-Co@1,以Pc-Co@1为催化剂将CO2转化为CO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酞菁中a、b、c三处氮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
B.上述过程总反应式为
C.反应过程中有s-sp3σ键形成
D.钴酞菁分子中两个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Co2+形成配位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