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466 道试题
1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会逐渐失活变为。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i.   
ii.   
   
iii.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
(1)探究的还原性
实验I.粉红色的溶液或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II.向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III.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Ⅲ得出结论: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
乙同学补充实验Ⅳ,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实验Ⅴ.

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使均降低,但_______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根据实验Ⅲ和Ⅳ推测氧化性:,设计实验证明:向Ⅴ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①结合数据解释能被氧化为而失活的原因:_______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的再生:___________
示例:
2024-06-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实验小组探究用银氨溶液检验醛基适宜的条件。
资料:i.   
ii.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溶于氨水。

(1)实验发现:乙醛和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滴加乙醛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逐渐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
①有研究表明:配制银氨溶液时,和氨水生成,写出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发生银镜反应时,氧化性微粒可能是___________
(2)甲同学查阅资料:银镜反应时,被还原成
①电极反应式:
i.还原反应:     
ii.氧化反应:___________。(碱性条件下)
②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
i.随降低,氧化性减弱。     
ii.随增大,乙醛还原性增强。
③补充实验验证②中的分析。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I:插入“饱和溶液”盐桥,电流表指针偏转;
实验II:电流稳定后向右侧烧杯滴加溶液,指针偏转幅度增大;
实验III:电流再次稳定后向左侧烧杯滴加氨水,指针偏转幅度减小
乙同学认为实验III不能证明“随降低,氧化性减弱”,理由是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V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氨水,无明显现象,加入3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闻到刺激性气味,溶液略显灰色,试管壁未见银镜
V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较浓的溶液至与实验IV相同,振荡,溶液变浑浊,加入3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试管壁立即出现银镜
①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IV能证明“随降低,氧化性减弱”,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V中“立即出现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随增大,可能是也参与了还原。经检验该假设成立,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银氨溶液检验醛基时,做氧化剂的粒子是___________;为观察到银镜的生成,银氨溶液中加入较浓的溶液,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4-02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三化学试卷
3 . 查阅资料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吸热,有咸味,遇酸易放出气体,人误食会中毒
(1)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HI在反应中体现了什么性质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2)根据上题反应,鉴别和NaCl,可选择以下物质中的___________进行实验(填字母)。
A.食用白醋B.碘化钾淀粉试纸C.淀粉D.水
2024-06-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
4 . Ⅰ.高铁酸钾(K2FeO4) 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浓KOH溶液,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并生成Fe(OH)3胶体。稳定性随pH的下降而减弱,酸性条件下易分解。
(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___________
A.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物氧化变质B.高铁酸钾能溶于水,可作氧化剂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碱性,可用于净水D.纯铁无杂质,可用作建筑材料

Ⅱ.K2FeO4的净水原理如图所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K2FeO4中铁元素显+6价
B.过程①中K2FeO4被细菌还原
C.过程②中的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D.过程③中聚沉是由于胶体发生了渗析

(3)写出K2FeO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Ⅲ.已知可用Cl2与Fe(NO3)3制备K2FeO4(含副产品KCl、KNO3),查阅资料得知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形体。2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4)①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pH应控制在___________
②写出在此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每生成39.6g K2FeO4,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5)已知溶液的酸碱性及离子浓度会对反应试剂的氧化性、还原性产生影响。
某实验小组研究不同反应试剂对K2FeO4产率的影响,对比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反应试剂实验现象
Cl2、FeCl3和少量KOH无明显现象
Cl2、FeCl3和过量KOH得到紫色溶液,无紫色固体
Cl2、Fe(NO3)3和过量KOH得到紫色溶液(颜色比Ⅱ深),有紫色固体
注:上述实验中,溶液总体积、FeCl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Cl2的通入量均相同。
①由实验I、II的现象可知,Fe3+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②实验II中K2FeO4的产率比实验III低,试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
③向实验II所得紫色溶液中继续通入Cl2,观察到溶液紫色变浅,试解释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6)实验室测定含少量杂质的K2FeO4样品的纯度:称取0.1500g K2FeO4样品溶于碱性KI溶液中,调节pH至弱酸性使混合液充分反应。用0.1000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5.00 mL。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4I+ 8H+= Fe2+ + 2I2+ 4H2O;I2 + 2S2O= S4O+ 2I。已知:M(K2FeO4) =198g·mol−1,试计算K2FeO4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4-04-0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
5 .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于制取SO2和验证SO2的性质。

已知:Fe3+具有一定氧化性。
(1)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框图内选择合适装置依次验证的漂白性、酸性、还原性,上述各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装置字母,还原性设计两个装置)。
(3)实验前必须鼓入N2,目的是_______
(4)装置F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化学式),分析F中产生白色沉淀原因_______
(5)实验中发现装置A中Na2SO3可能部分被氧化,现需测定Na2SO3的纯度:称取10.00g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的25.00mL溶液,与0.2000mol/L酸性KMnO4溶液发生以下反应:2MnO+5SO+6H+=2Mn2++5SO+3H2O,实验消耗KMnO4溶液20.00mL,以上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查阅资料知:“尾气”可用双碱脱硫法处理,其过程如图所示:

写出过程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023-08-30更新 | 4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化学消毒剂能够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与扩散。本题中,将探讨2种常见的消毒剂:
Ⅰ.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大于就可能发生爆炸,在工业上常用作水处理剂、漂白剂。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组按照文献中制备的方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制备

①通入氮气的主要作用有2个,一是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二是_______
②装置A中,装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
(2)测定装置溶液的浓度:取中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和酸化(),然后加入_______作指示剂,用标准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2I-+S4O),当看到_______现象时,测得标准液消耗的体积为,通过计算可知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
Ⅱ.84消毒液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成分是
资料:的电离常数的电离常数的氧化性和杀菌消毒效果强于
(3)84消毒液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4)84消毒液可由氯气与溶液反应制得。为了防止消毒液在存储过程中失效,通常要在84消毒液中残余一定量的,请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作用_______
(5)待消杀物品喷洒上84消毒液后,露置于空气中10~30分钟可增强消毒效果,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7 . FeSO4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Fe2+,实验室中常保存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它比绿矾或绿矾溶液更稳定。
I.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本实验中,配制溶液以及后续使用到的蒸馏水都经过煮沸、冷却后再使用。向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操作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
II.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Fe2+稳定性的因素
(1)配制0.8 mol/L的FeSO4溶液(pH=4.5)和0.8 mol/L的(NH4)2Fe(SO4)2溶液(pH=4.0),各取2 mL上述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两种溶液都是浅绿色,分别同时滴加2滴0.01mol/L的KSCN溶液,15min后观察可见:(NH4)2Fe(SO4)2溶液仍然为浅绿色透明澄清溶液,FeSO4溶液则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1】
沉淀Fe(OH)2Fe(OH)3
开始沉淀 pH7.62.7
完全沉淀 pH9.63.7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FeSO4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讨论影响Fe2+稳定性的因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3种假设:
假设1:其他条件相同时,NH4+的存在使(NH4)2Fe(SO4)2溶液中Fe2+稳定性较好。
假设2: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 pH范围内,溶液 pH越小Fe2+稳定性越好。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G为灵敏电流计),滴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分别控制溶液A(0.2 mol/L NaCl)和溶液B(0.1mol/L FeSO4)为不同的 pH,观察记录电流计读数,对假设2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A 0.2mol/LNaClB 0.1mol/LFeSO4电流计读数
实验1pH=1pH=58.4
实验2pH=1pH=16.5
实验3pH=6pH=57.8
实验4pH=6pH=15.5

【资料2】原电池装置中,其他条件相同时,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该原电池的电流越大。
【资料3】常温下,0.1mol/LpH=1的FeSO4溶液比pH=5的FeSO4溶液稳定性更好。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资料信息,经小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U型管中左池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1和2(或3和4),在一定pH范围内,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③对比实验__________ 还可得出在一定 pH范围内,溶液酸碱性变化是对O2氧化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④对【资料3】实验事实的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02更新 | 34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届高三3月综合练习化学试题
8 .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

(1)铜丝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为验证品红被漂白的产物不稳定,简述操作步骤及现象_______
(3)浸NaOH溶液的棉团作用是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的还原性,将过量的通入到200mL1.0mol/L的和过量混合溶液中,观察到装置中产生了白色沉淀。装置如图所示。

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不考虑溶液中的影响)
①查阅资料   不同浓度的被还原的产物不同且产物不单一、不同pH时,的氧化性不同。1.0mol/L的
②提出猜想   猜想1:氧化
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
猜想3:_______
③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限选实验试剂:0.01mol/LHCl、0.02mol/LHCl、3.0mol/LHNO3、6.0mol/LHNO3、3.0mol/LNaNO3、6.0mol/LNaNO3、0.1mol/LKSCN、固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1: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_______溶液。出现_______,说明猜想1成立。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2:往图中的装置中加入100mL_______溶液、100mL _______溶液和过量的固体,再通入过量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猜想2成立。
④交流讨论   小组同学认为,综合上述两个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3成立。
⑤优化实验   若要证明猜想3成立,还要进行实验3。
实验3:_______(只需提供设计思路,不需要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2022-04-29更新 | 1051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KNO3溶液的方法获得KNO3固体。已知KNO3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发生反应:2KNO32KNO2 + O2↑。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KNO2,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AgNO2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略带黄色)固体
ⅱ.KNO2能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生成I2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
(1)实验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
(2)实验②中,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 5NO+ 6H+ = 2Mn2+ +_______ + 3H2O
(3)实验③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实验③中选择KI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填字母)。
a.KNO2具有氧化性,KI具有还原性
b.KNO2具有还原性,KI具有氧化性
【反思评价】
(4)综合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实验①、②、③均可以证明固体X中含有KNO2;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③不能证明固体X中含有KNO2。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
10 . 某小组同学探究Cu和H2O2的反应。
[猜想预测]
猜想1:Cu与H2O2不发生反应;
猜想2:Cu与H2O2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O2作氧化剂。
[实验探究]
实验i:向装有0.5gCu的烧杯中加入20mL30%H2O2溶液,一段时间内无明显现象,10小时后,溶液中有少量蓝色浑浊,Cu片表面附着少量蓝色固体。
(1)通过该实验证明了猜想2成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继续探究]
针对该反应速率较慢,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资料:Cu2++4NH3[Cu(NH3)4]2+,[Cu(NH3)4]2+为深蓝色;
Cu(OH)2可溶于氨水形成深蓝色溶液。
装置序号试剂a现象
ii20mL30%H2O2与4mL5mol/LH2SO4混合液Cu表面很快产生少量气泡,溶液逐渐变蓝,产生较多气泡
iii20mL30%H2O2与4mL5mol/L氨水混合液溶液立即变为深蓝色,产生大量气泡,Cu表面有少量蓝色不溶物
(2)实验ii中:溶液变蓝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用语解释);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为氧气,产生氧气的原因是____
(3)对比实验i和iii,为探究氨水对Cu的还原性或H2O2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继续实验。

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K闭合时,电压为x。
b.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氨水后,电压不变。
c.继续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氨水后,电压增大了y。
该实验的结论:____
利用该方法也可证明酸性增强可提高H2O2的氧化性,导致Cu溶解速率加快。
(4)实验iii有少量蓝色不溶物,小组同学加入少量NH4Cl可使其溶解,结合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不溶物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
(5)基于以上实验,影响Cu与H2O2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
2022-07-10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