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3 道试题
1 . “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B.滴入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该物质与浓溴水和反应最多消耗分别为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2023-03-26更新 | 26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模块检测化学试卷
2 . 富硼渣中含有镁硼酸盐(2MgO·B2O3)、镁硅酸盐(2MgO·SiO2)及少量Al2O3、FeO等杂质。由富硼渣湿法制备硫酸镁晶体和硼酸(H3BO3)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
Fe(OH)3Al(OH)3Fe(OH)2Mg(OH)2
开始沉淀时1.93.47.09.1
完全沉淀时3.24.79.011.1
(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等。
(2)酸浸时发生反应:2MgO·SiO2+2H2SO4=2MgSO4+SiO2+2H2O,2MgO·B2O3+2H2SO4+H2O=2H3BO3+2MgSO4
①酸浸时,富硼渣中所含Al2O3和FeO也同时溶解,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已知硼酸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为:H3BO3+OH-=B(OH)。下列关于硼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硼酸是一元酸
b.向NaHCO3固体中滴加饱和硼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c.硼酸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3BO3+H2OB(OH)+H+
(3)检验褐色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取少量浸出液,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4)除去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用MgO调节溶液的pH至__以上,使杂质离子转化为__(填化学式)沉淀,过滤。
3 . 碱式碳酸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来制备各种铜化合物,也可以用来制备催化剂等。现以印刷电路板废杂铜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流程如下:

已知:
a.2Cu(NO3)2 + 4NaHCO3= Cu2(OH)2CO3↓+ 4NaNO3+ 3CO2↑+ H2O
2Cu + 6NH3 + 2NH4HCO3+ O2 2Cu(NH3)4CO3+ 2H2O
2Cu(NH3)4CO3+ H2OCu2(OH)2CO3↓+ CO2↑+ 8NH3
b.碱式碳酸铜在沸水中易分解,在空气中200 ℃分解。
c.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大颗粒碱式碳酸铜的生成。
d.Cu(NH3)4CO3 溶液显蓝色,Cu2(OH)2CO3 固体显草绿色。
请回答:
(1)为了得到较大颗粒的碱式碳酸铜,混合碳酸氢钠和硝酸铜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一系列操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为了更好的洗去产品表面杂质,应用沸水洗涤
B.抽滤时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C.烘干时,若温度过低,则干燥速率太慢,温度过高则易使产品分解
D.洗涤沉淀时,应开大水龙头,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物
(3)由于上述方法反应时间长、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现用“氨浸一脱氨一干燥”工艺制备碱式碳酸铜,氨浸过程装置如下:

①氨浸过程的正确操作步骤为(选出正确的操作并按序排列):___________→在三颈烧瓶中加入废杂铜和碳酸氢铵固体→___________ →三颈烧瓶用水浴加热至55-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真空泵,关闭活塞甲,停止加热。
A.打开活塞乙,打开旋塞丙,加入浓氨水,关闭旋塞丙,关闭活塞乙
B.打开活塞甲
C.开启真空泵。
D.打开旋塞丙,加入浓氨水,关闭旋塞丙
E.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为实现氨的循环,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
③鼓入空气的作用除提供氧化剂以外,还可以是___________
④脱氨过程需要105±5℃, 采用适宜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设计一个能证明脱氨已经完成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35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0】【高三上】【诊断考】【HD-LP419】【化学】
4 . 富硼渣中含有镁硼酸盐(2MgO·B2O3)、镁硅酸盐(2MgO·SiO2)及少量Al2O3、FeO等杂质。由富硼渣湿法制备硫酸镁晶体和硼酸(H3BO3)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
Fe(OH)3Al(OH)3Fe(OH)2Mg(OH)2
开始沉淀时1.93.47.09.1
完全沉淀时3.24.79.011.1
(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等。
(2)酸浸时发生反应:2MgO·SiO2 + 2H2SO4=2MgSO4 + SiO2 + 2H2O,2MgO·B2O3+ 2H2SO4 + H2O=2H3BO3 + 2MgSO4
①上述反应体现出酸性强弱:H2SO4______H3BO3(填“>”或“<”)。
②酸浸时,富硼渣中所含Al2O3和FeO也同时溶解,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已知硼酸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为:H3BO3 + OH- =。下列关于硼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硼酸是一元酸
b. 向NaHCO3固体中滴加饱和硼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c. 硼酸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3BO3 + H2OB(OH)4-+H+
(3)检验褐色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取少量浸出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4)除去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 用MgO调节溶液的pH至______以上,使杂质离子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过滤。
(5)获取晶体:ⅰ.浓缩滤液,使MgSO4和H3BO3接近饱和;ⅱ.控制温度使两种晶体分别从溶液中结晶。结合如图溶解度曲线,简述ⅱ的方法:将浓缩液加入到高压釜中,升温结晶得到___________晶体,分离后,再将母液降温结晶,分离得到_____________晶体。
2020-10-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某班同学在学习铁的知识时,有下列问题:
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
问题2:CuO在高温下可分解为Cu2O和O2,Fe2O3在高温下可分解为FeO和O2吗?
(1)对于问题1,同学们上网查找,有两种解释:
A.因为在铁表面上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
B.因为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均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①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
②若有一黑色粉末,如何鉴别是铁粉,还是Fe3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一黑色粉末,为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如何证明其中有Fe3O4(只要求简述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问题2,同学们准备实验探究,他们设想了两种方法:
A.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颜色是否变化。
B.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质量是否变化。
①实验中应将Fe2O3放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②方法A中,如果高温灼烧后颜色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说明Fe2O3确实发生了变化。能说明生成的一定为FeO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法B中,如果发生了预期的反应,固体高温灼烧前后质量比应为________,但是,实验结果固体灼烧前后质量比为30∶29,则高温灼烧后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
2020-03-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复习针对性试题集(一)
6 .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用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4
B.碳酸钠和硫酸钡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
C.除去C2H5OH中的CH3COOH,先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分液
D.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E.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乙烯
F.用铂丝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没有K
G.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H.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数
I.实验室配制1mol/L盐酸250mL,需要的仪器只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和烧杯
J.在NH4Al(SO4)2(一种复盐)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时:

K.硝酸钡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
(2)ClO2的制备方法比较实用的有数十种,下列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①方法一: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该反应中Cl2是氧化产物
B.该反应中NaCl、ClO2是还原产物
C.在反应中HCl既作氧化剂又具有酸的作用
D.1mol NaClO3参加反应时,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
E.1mol NaClO3参加反应,理论上能得到33.6L气体
方法二:氯化钠电解法
该法工艺原理如图。

②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指出工艺中方框中物质为______(填化学式),理由为_______
③将NCl3与NaClO2(亚氯酸钠)按物质的量之比1:6混合,在碱性溶液中恰好反应生成ClO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019-01-30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抚顺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7 . 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试管c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具有氧化性D.试管d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8 . 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实验时发现了如下问题并展开实验探究,装置如图1:

实验一:SO2的制备
(1)仪器A的名称是___
(2)仪器A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实验前通入N2的目的是___
实验二:探究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甲同学进行实验Ⅰ:在图2试管中滴加1.5mL1mol•L-1CuSO4溶液和3.5mL1mol•L-1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蓝色。
乙同学进行实验Ⅱ:在试管中滴加1.5mL1mol•L-1CuCl2溶液和3.5mL1mol•L-1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蓝色。
(3)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砖红色沉淀的主要成分。
取少量砖红色沉淀于试管中,加5mL蒸馏水,滴加少量稀硫酸,静置后观察到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蓝色,证明砖红色沉淀是___(填“化学式”),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
向得到的19.9g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得到蓝色溶液;再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8.7g,则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丙同学针对实验和Ⅱ中出现的实验现象,重新用实验Ⅱ的方法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再向洗净后的Cu(OH)2中加入5mL蒸馏水,再持续通入SO2气体,得到的现象与实验Ⅰ相同,说明实验Ⅰ和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
2021-08-25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二诊理综化学试题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困难(0.15) |
9 . 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是21世纪材料领域的热点问题,YBaCuO体系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将钇(Y)、钡、铜的氧化物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Y为ⅢB族元素),再经高温煅烧可得到复合氧化物YBa2Cu3O6.5+δ,实验证明:该物质具有超导性能,其零电阻温度可达90K,化学式中的δ大小与超导性能密切相关。有一种观点认为δ的产生源于体系中产生了Cu3+
(1)经测定δ一般不大于0.50,按此推算,Cu3+ 占物质中总铜量的质量分数最大为_______
(2)已知可用间接碘量法测出体系中Cu3+ 的质量分数,该法涉及的化学反应有:4Cu3++2H2O=4Cu2++O2+4H+,2Cu2++4I-=Cu2I2+I2,2S2O+I2=S4O+2I-等。现有两份质量都为m的该氧化物,其中一份加过量的KI固体,溶解后用浓度为0.1568mol/L的Na2S2O3 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 的体积为30.26mL,另一份先完全溶解,再加和第一份等量的KI固体,用同样浓度的Na2S2O3 滴定至终点,消耗的体积为23.89mL,该氧化物中Cu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m值为_______
2021-08-0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9届(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预赛试题
10 . 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制备氯气并进行性质验证,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装置甲中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检漏的是___________(写名称)。
(2)利用装置丙制取饱和氯水并测其pH。
①证明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这样做对实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
(3)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某同学运用这一方法,尝试制取HClO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定性实验:
ⅰ.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的黄绿色褪去;
ⅱ.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漂白性比饱和氯水更强;
ⅲ.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澄清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刻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气体。
①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ⅱ的滤液中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的其他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写出步骤ⅲ中第一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11-13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