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7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证明溶液中有Na+,可能有K+
B.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C.容量瓶需要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使用
D.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
2 . 某化学小组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证明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A装置可以制备气体
B.B装置中应加入饱和溶液,加入该试剂的目的是除去HCl气体
C.C装置中应加入固体,相关反应为
D.D装置中应加入浓NaOH溶液,加入该试剂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气体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AgI是难溶于水的黄色沉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胶体。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某种条件对AgI胶体粒子所带电性的影响:
实验①:将稀AgNO3溶液逐滴加入过量的稀KI溶液中,得到AgI胶体Ⅰ;
实验②:将稀KI溶液逐滴加入过量的稀AgNO3溶液中,得到AgI胶体Ⅱ;
实验③:将提纯后的AgI胶体Ⅰ与AgI胶体Ⅱ进行混合,出现了黄色沉淀。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制备AgI胶体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证明得到分散系属于胶体可采用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确认AgI胶体Ⅰ中胶体粒子所带电性的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
(2)提纯AgI胶体的方法如图所示。

材料X称为_______。用该法提纯AgI胶体Ⅱ,进入蒸馏水中而被除去的微粒有_______(写出三种)。
(3)本实验的探究结论是制备AgI胶体时_______对胶体粒子所带电性_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简述作出此判断的理由_______
(4)有同学认为在进行实验③时无需提纯,直接将实验①、②中得到的分散系混合,也能得到相同的探究结论。判断他的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
2021-12-02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复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为10
B.证明是弱电解质,可以用溶液做导电性实验,观察灯泡是否明亮
C.证明,向含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分次倒入酸中,所测反应热ΔH偏大
2021-11-27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以下方法检验中杂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水反应过程中有生成
B.是催化剂
C.产生白色沉淀,样品中含有
D.将样品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也可证明含有
6 .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能否与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ii.可生成溶液呈血红色,可用于的检验。
【提出猜想】
(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溶液可以与溶液反应,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和溶液,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_____,小组同学认为溶液反应生成了
(3)甲同学注意到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因此不同意该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
重新设计实验:
实验I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加入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获得结论】
(4)过氧化氢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氧化
【发现异常】
乙同学继续向实验II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小组同学经过重新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将氧化为。乙同学设计实验III并证实了该资料中的说法。
(5)补全实验III的方案: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加入溶液,再加入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6)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提出了的检验方法:取待测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证明待测液含有
(7)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物质性质的检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8 . 下列相关化学用语和说法使用不当的是
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小苏打发生双水解: AlO+HCO+H2O = Al(OH)3↓+ CO
B.向氯化银悬浊液中加入适量KI溶液,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AgCl(s) + I-(aq) AgI(s) + Cl-(aq)
C.用TiCl4制备TiO2的反应原理为盐类水解:TiCl4 + (x+2)H2O = TiO2·xH2O↓ + 4HCl
D.亚硫酸氢钠溶液因电离强于水解而显酸性:HSO H++SO
9 . 临床证明磷酸氯喹对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磷酸氯喹常温下为固体,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磷酸氯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氯喹的摩尔质量为515.5
B.含0.3NA个P原子的C18H32ClN3O8P2物质的量为0.1mol
C.标准状况下,4.48LC18H32CIN3O8P2含有0.2NA个氯原子
D.10g磷酸氯喹中m(H):m(O)=1:4
10 . 下列实验的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向2mL10%的NaOH溶液中滴入4—6滴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加入0.5mL麦芽糖溶液,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在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放入碎瓷片,加热混合物,使液体温度升到140℃
C.将3滴浓硫酸滴入蓬松的脱脂棉中搅拌加热,再在其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证明纤维素水解
D.把氯乙烷加入NaOH水溶液中加热,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
2021-06-03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三化学20210527-002【2021】【高二下】【期中考】【杭高钱塘】【高中化学】【廖汨平收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