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0 道试题
1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Co(NH3)6]2+会逐渐失活变为[Co(NH3)6]3+。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i.Ksp[Co(OH)2]=5.9×10-15Ksp[Co(OH)3]=1.6×10-44
ii.Co2++6NH3[Co(NH3)6]2+K1=1.3×105
Co3++6NH3[Co(NH3)6]3+K2=2×1035
iii.[Co(NH3)6]2+和[Co(NH3)6]3+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NH
(1)探究的还原性
实验I.粉红色的CoCl2溶液或CoSO4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II.向0.1mol/LCoCl2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KMnO4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III.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III得出结论:Co2+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乙同学补充实验IV,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Co(OH)2>Co2+:Co2+-e-=Co3+在碱性条件下,OH-与Co2+、Co3+反应,使c(Co2+)和c(Co3+)均降低,但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①根据实验III和IV推测氧化性:Co3+>Cl2,设计实验证明: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滴加H2SO4溶液,加入催化剂,产生无色气泡,该气体是____
(3)催化剂[Co(NH3)6]2+的失活与再生
①结合数据解释[Co(NH3)6]2+能被氧化为[Co(NH3)6]3+而失活的原因:____
②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Co(NH3)6]2+的再生:____
示例:CoCoCl2Co(OH)2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的相关性质,设计了如图一的一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不反应;
②氯元素形成物质的二维价类图如下所示:

(1)根据二维图中信息,写出氯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
(2)将通入水中,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该反应制备,该反应中盐酸体现_______ (填字母),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_______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4)图一中,通入_______后,从集气瓶A、B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5)图二中三组实验,不会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图二B装置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
3 .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

(1)铜丝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为验证品红被漂白的产物不稳定,简述操作步骤及现象_______
(3)浸NaOH溶液的棉团作用是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的还原性,将过量的通入到200mL1.0mol/L的和过量混合溶液中,观察到装置中产生了白色沉淀。装置如图所示。

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不考虑溶液中的影响)
①查阅资料   不同浓度的被还原的产物不同且产物不单一、不同pH时,的氧化性不同。1.0mol/L的
②提出猜想   猜想1:氧化
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
猜想3:_______
③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限选实验试剂:0.01mol/LHCl、0.02mol/LHCl、3.0mol/LHNO3、6.0mol/LHNO3、3.0mol/LNaNO3、6.0mol/LNaNO3、0.1mol/LKSCN、固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1: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_______溶液。出现_______,说明猜想1成立。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2:往图中的装置中加入100mL_______溶液、100mL _______溶液和过量的固体,再通入过量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猜想2成立。
④交流讨论   小组同学认为,综合上述两个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3成立。
⑤优化实验   若要证明猜想3成立,还要进行实验3。
实验3:_______(只需提供设计思路,不需要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2022-04-29更新 | 1047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KNO3溶液的方法获得KNO3固体。已知KNO3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发生反应:2KNO32KNO2 + O2↑。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KNO2,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AgNO2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略带黄色)固体
ⅱ.KNO2能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生成I2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
(1)实验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
(2)实验②中,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 5NO+ 6H+ = 2Mn2+ +_______ + 3H2O
(3)实验③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实验③中选择KI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填字母)。
a.KNO2具有氧化性,KI具有还原性
b.KNO2具有还原性,KI具有氧化性
【反思评价】
(4)综合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实验①、②、③均可以证明固体X中含有KNO2;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③不能证明固体X中含有KNO2。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
5 . 二价锰离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被氧化剂氧化成不同价态的化合物,某小组同学探究的反应,设计如图装置。
   
已知:I、(紫色)、(墨绿色)、(无色)、(棕黑色)、(白色)
ii.的氧化性与溶液pH无关

操作

现象

I

向装置C中装入溶液和溶液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点燃酒精灯,通入装置C中棕黑色沉淀增多,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仪器a名称为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
(3)操作I中的白色沉淀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查阅资料:在碱性溶液中可与反应生成
小组同学对操作II中未出现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并补充实验操作如下:
假设一:可能是通入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所造成的。
假设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将氧化为
操作III.取出装置C中溶液,检测pH呈碱性。取溶液于试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与装置C中溶液相同pH,再向其中加入少量溶液和粉末,一段时间后溶液由紫色变为墨绿色;
操作IV.将操作III的试管代替装置C接入实验装置,通入,溶液变为紫色。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为________
②操作III可说明假设一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溶液由紫色变为墨绿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根据所学知识与本实验现象,对氧化性的认识是________
6 . 实验表明,当乙醛加入到溴水中,溴水会褪色。针对此现象,某小组同学依据乙醛结构进行探究。
【实验假设】
(1)假设Ⅰ:醛基含有不饱和键,可与发生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假设Ⅱ:乙醛具有α-H,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一元取代反应如下:

无论是几元取代,参加反应的与生成的HBr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假设Ⅲ:乙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溴水氧化为乙酸,补全下面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实验过程】针对以上假设,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组方案。
方案Ⅰ:通过对比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类型。

序号

操作现象

试管1

1mL溴水+1mL乙醛,充分振荡后静置褪色

试管2

1mL溴的溶液+1mL乙醛,充分振荡后静置____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试管2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方案Ⅱ:通过测定反应后混合液的pH判断反应类型。

序号

操作

pH

试管1

加入20mL溴水,再加入10mL苯酚溶液,待完全反应后(苯酚过量),测定混合液pH

1.85

[]

试管2

加入20mL相同浓度的溴水,再加入10mL 20%的乙醛溶液(乙醛过量),3min后完全褪色,测定混合液pH____________
注:苯酚和乙酸的电离及温度变化对混合液pH的影响可忽略。
(3)写出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2中反应后混合液的pH=1.85,则证明乙醛与溴水的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若pH接近______,则证明为氧化反应(lg2≈0.3);若pH介于两者之间,则证明两种反应类型皆有。
【实验结论与反思】
(5)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乙醛与溴水发生氧化反应。查阅资料,乙醛并非直接与发生反应,而是与次溴酸(HBrO)反应,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
(6)已知柠檬醛的结构如图,结合上述实验,检验柠檬醛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的合理方法为         (填字母序号)。

A.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适量柠檬醛,观察其是否褪色
B.向溴水中加适量柠檬醛,观察其是否褪色
C.向溴的溶液中加适量柠檬醛,观察其是否褪色
D.向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适量柠檬醛,加热,冷却后取上层清液再加溴水,观察其是否褪色
7 . 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制备Fe(NO3)3并进行性质探究。
(1)HNO3的制备:利用下图装置,模拟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备硝酸。其中,甲为氨气的发生装置,且甲中所用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选取:A. 浓氨水 B. NH4Cl C. NH4NO3 D. CaO

①若选择试剂A和D,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若只用一种试剂制取氨气,则该试剂的最佳选择为_______ (选填试剂标号),此时,甲中空白处所需装置应为_______ (选填下列标号)。

③实验结束后从戊中取出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说明已制得硝酸。若没有观察到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Fe(NO3)3溶液的制备:利用硝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制备Fe(NO3)3溶液时,最佳选择为_______ (填标号)。
A. Fe B. FeO C. Fe2O3 D. Fe3O4 E. Fe(OH)2
(3)Fe(NO3)3溶液性质的探究:取适量0.1mol·L-1 Fe(NO3)3溶液,加入到新制的银镜中,发现银镜溶解,且无其它固体析出。
①实验任务:通过设计实验探究Fe(NO3)3溶液溶解银的原因。
②查阅资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③提出猜想:猜想a: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Ag;
猜想b:Fe(NO3)3溶液呈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能氧化Ag。
④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Ⅰ. 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测出Fe2+,验证了猜想a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Ⅱ. 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
_______
_______
若银镜消失,猜想b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猜想b不成立。
2021-11-03更新 | 115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中,浓盐酸所起的作用有_______(填序号)。
①氧化性   ②还原性   ③碱性   ④酸性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A.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用序号表示):_______
B.②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C.⑤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9 . 填空。
(1)下列物质中:A.NaCl晶体;B.气体;C.溶液;D.(酒精)溶液;E.单质铜;F.熔融氯化钾;G.液态氯化氢。
①能够直接导电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②虽溶于水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③虽不能直接导电,但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2)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①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氧化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请配平上述反应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有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2022-11-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净(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苹果汁是人们喜欢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会由淡绿色(含Fe2+)变为棕黄色(含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
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
(3)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在我国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2SnO2+3C2Sn+aM↑+CO2↑,a的数值为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是_______
(4)焊接铜器时,可用NH4Cl除去表面的CuO再进行焊接,该反应是: CuO+NH4Cl→ Cu+CuCl2+N2↑+H2O
①配平该反应方程式____CuO+ ___NH4Cl=___Cu+____CuCl2+_____N2↑+____H2O___
②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是____   
(5)一定条件下,分别以KMnO4、KClO3、H2O2为原料制取O2,当制得相同质量的O2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
2022-12-0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