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甲同学通过查询资料知道,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时,可得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氮气三种气体。该同学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生成并制取氮化镁 (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查阅文献得知:
①二氧化氮沸点为21.1   ℃、熔点为-11 ℃,一氧化氮沸点为-151 ℃、熔点为-164 ℃;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氮化镁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实验中先打开开关K,通过导管向装置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A→____________→E,确定还原产物中有二氧化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多次使用装置F,第二次使用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D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C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在A中开始反应时,马上点燃B处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发现B处的产品纯度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镁与硝酸反应时确实有氮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NO2、NO与Na2O2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I.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Na2O2氧化NO2;假设2:NO2氧化Na2O2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③仪器C兼有防倒吸的作用,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正确。则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2NO+Na2O2==2NaNO2;2NaNO2+2HCl==2NaCl+NO2↑+NO↑+H2O:酸性条件下,NO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F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⑤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__________________,则产物是NaNO2
2016-12-09更新 | 5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3 . 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但在消毒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人们开始研究一些新型自来水消毒剂。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发现NCl3可作为杀菌消毒剂,该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Cl3,并探究NCl3的漂白性。NCl3的相关性质如下:
物理性质制备原理化学性质
黄色油状液体,熔点为-40℃,沸点为71℃,不溶于冷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为1.65 g/mLCl2与NH4Cl水溶液在低温下反应95℃爆炸,热水中发生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目的,接口连接的顺序为1—______________—2—3 —6—7_______________
(2)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当B装置蒸馏烧瓶中出现较多油状液体后,关闭接口2处的活塞,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
(5)当F装置的锥形瓶内有较多黄色油状液体出现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液体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不褪色;若取该液体滴入50-60℃热水中,片刻后取该热水再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褪色,结合反应方程式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4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4 . 某兴趣小组拟制备氯气并验证其一系列性质。
Ⅰ.【查阅资料】
①当溴水浓度较小时,溶液颜色与氯水相似也呈黄色。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在工业上可作为脱氯剂 。
Ⅱ.【性质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装置CⅡ处加的试剂可以是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碱石灰             B.硅胶            C.浓硫酸            D.无水氯化钙
(2)装置B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装置F中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探究与反思】
上图中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该组的同学思考后将上述D、E、F装置改为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氯气
②当a和b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a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停止通氯气。
                   
(4)设计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常用作橡胶硫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的熔点:,沸点:,极易水解;实验室可通过在加热条件下化合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瑞典科学家舍勒加热和浓盐酸的混合物首次制得了,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_代替浓盐酸与反应制得
(2)制备时,需要先制备,待充满装置后再加热盛有硫单质的硬质玻璃管,原因是___________
(3)溶于水会产生浑浊现象,并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通常采用“酸蒸馏-碘滴定法”测定产品的纯度,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样品,锥形瓶中加少量淀粉试液和蒸馏水作为吸收液,先通入一会氮气,然后一边滴加盐酸一边持续通入氮气,锥形瓶中一边吸收一边滴加碘标准溶液滴定。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冷凝管中冷却液需从n管口进入,原因是___________;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若四次平行实验,所加样品均为3.00g,消耗0.50mol/L碘标准溶液体积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初始读数(ml)0.210.910.830.85
终点读数(ml)22.5620.9320.8120.85
第一次数据不合理,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盛放0.50mol/L碘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清洗后未干燥
c.初始时未进行赶气泡操作,有气泡残余,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e.测定过程中氮气的流速过快
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4-04-0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理综题
6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古法制硫酸并进行性质探究。
   
已知:①“青矾”是指,高温受热可完全分解得到红棕色固体和气体混合物;
熔点℃,沸点℃:熔点16.8℃,沸点44.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硫酸
实验开始前打开活塞,关闭活塞,通入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打开活塞,用酒精喷灯高温加热青矾。
(1)加热时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将一定量的青矾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检验其固体产物,请设计实验证明此固体产物不含二价铁:_____
Ⅱ.探究的性质
在装置C中先后三次加入同浓度同体积不同情况的钡盐溶液。控制食用油油层厚度一致、通入流速一致。三次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
所加试剂已煮沸的溶液未煮沸的溶液已煮沸的溶液
实验现象无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别得到如下图:
   
(4)实验①中,曲线呈缓慢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
(5)对比分析②③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Ⅲ.含量的测定
(6)为对排气法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含量测定,将气体(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通入足量的溶液中,经过滤、洗涤、烘干,最终得到沉淀,则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若该实验数据较实际值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①气体通入速率过快②沉淀未进行恒重操作③收集的气体中有④未用食用油覆盖液面
Ⅳ、的应用
可用于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已知易溶于水,在酸性或高温环境下不稳定。主要用作还原剂、定影剂等。
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7)反应结束时,必须控制溶液的pH不能小于7,否则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8)实验结束后,进行样品纯度的测定。称取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加水溶解,加几滴淀粉溶液,然后用的标准碘液滴定,测得消耗标准碘液体积的平均值为,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保留四位小数)。
已知:,样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9)若滴定前未用标准碘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定样品中硫代硫酸钠晶体纯度_____(“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3-07-13更新 | 70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草酸铁钾(Fe为价)为亮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110℃失去结晶水,230℃分解,见光易分解,是一种军用光敏材料。实验室可以用如下的方法来制备这种材料并测定这种材料的组成和性质。
Ⅰ.制备

(1)“系列操作”依次为:恒温80℃加热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粗产品。(填字母)
a.过滤
b.避光晾干
c.冰水浴冷却热饱和溶液
d.用95%的乙醇溶液洗涤晶体
e.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亮绿色晶体,停止加热
(2)结晶时应将饱和溶液用冰水冷却,同时放在黑暗处等待晶体的析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
Ⅱ.组成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和稀,将转化为后用0.1000 溶液滴定,当消耗溶液24.00mL时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至黄色刚好消失,此时溶液仍呈酸性;再用相同浓度的溶液继续滴定,用去溶液4.00mL。
(3)配制100mL 0.1000 溶液及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锥形瓶外还有_______(填仪器名称),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
(4)第二次滴定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
(5)通过计算确定中,______________
Ⅲ.探究草酸铁钾的光敏性。查阅资料得知草酸铁钾晶体光解与其溶液光解原理相似,X射线研究表明其光解后的残留固体为两种草酸盐。
(6)取草酸铁钾溶液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A中产生浅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B中变浑浊,推测浅黄色沉淀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021-04-09更新 | 112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黄埔区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8 . 碳酸亚铁可用于制备补血剂。某研究小组制备了FeCO3,并对FeCO3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探究。
已知:①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②Fe2++6SCN-Fe(SCN)64-(无色)
Ⅰ.FeCO3的制取(夹持装置略)
实验i
装置C中,向Na2CO3溶液(pH=11.9)通入一段时间CO2至其pH为7,滴加一定量Fe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O3固体。
(1)试剂a是__
(2)向Na2CO3溶液通入CO2的目的是__
(3)C装置中制取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
(4)有同学认为C中出现白色沉淀之后应继续通CO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
Ⅱ.FeCO3的性质探究
实验ii
实验iii
(5)对比实验ⅱ和ⅲ,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
(6)依据实验ⅱ的现象,写出加入10%H2O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
Ⅲ.FeCO3的应用
(7)FeCO3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该实验小组用KMnO4测定补血剂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发现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是__(不考虑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2020-01-13更新 | 14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国际上对食品中亚硝酸钠的用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某学习小组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I】制备NaNO2
该小组查阅资料知: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设计制备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1)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2)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 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检查完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NaNO2的纯度较低。乙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其改进措施是 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B中的药品进行了更换,也提高了NaNO2的纯度。丙更换的药品最好是_____________
【实验Ⅱ】测定甲、乙同学制取的样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骤:a.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 mL的M溶液(M遇NaNO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 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b.分别称量0.10 g甲、乙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贴上标签甲、乙。再分离别取5 mL甲、乙待测液,各加入1 mL M溶液,均加蒸馏水至10 mL振荡,分别与标准色阶比较。
(5)步骤b中比较结果是:甲待测液颜色与③号色阶相同,乙待测液颜色与④号色阶相同。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02的纯度是__________%。
(6)用目视比色法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
2019-01-30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5月一模化学试卷
10 . FeSO4·7H2O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实验室制备FeSO4·7H2O的流程如下:

(1)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前,应用10% Na2CO3溶液浸泡几分钟,操作目的是_________
(2)最后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SO4·7H2O是某些补血剂的主要成分,实验室用KMnO4溶液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测定某补血剂(1.500 g)中铁元素的含量。
①配制100 mL 1.200 × 10 —2 mol·L—1的KMnO4溶液时,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可用于酸化的酸是_________________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稀硫酸                    d.浓硝酸
KMnO4溶液应盛装在__________滴定管中。滴定到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完毕,三次实验记录KMnO4标准溶液的读数如下。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123
V(样品)/mL20.0020.0020.00
V(KMnO4)/mL(初读数)0.000.200.00
V(KMnO4)/mL(终读数)15.8515.2214.98
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实验小组用久置的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Fe(OH)2,实验后没有得到预期的白色沉淀,于是采用下列试剂(已煮沸除氧)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开始打开止水夹C,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C,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7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肥城市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