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及其单质存在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B.反应②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C.反应③的原子利用率是100%
D.反应④中稀是氧化剂
2023-12-27更新 | 239次组卷 | 9卷引用: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在实验室进行少量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的实验,将其产物又进行了系列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和D含有,且均为氧化产物
B.上述过程中,硫元素共参加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C.气体A、C混合也能生成固体F
D.气体C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氮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转化为NO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标准状况下,3.36L物质B与水完全反应,电子转移0.1mol
C.物质C的浓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生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 . 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A.澄清石灰水B.KMnO4溶液C.品红溶液D.NaOH溶液
2022-12-12更新 | 722次组卷 | 2卷引用:【知识图鉴】单元讲练测必修第二册第五单元 02基础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I稀释浓硫酸
B.利用装置II收集氯气
C.利用装置III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D.图IV中:若气球膨胀,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6 .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H2O2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
B.关闭K2,打开K1,滴加H2SO4溶液,则装置B中每消耗1.5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3NA
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氢氧化钠溶液
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H2SO4的酸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
7 .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1实验2
①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⑥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一定被还原为NO2
B.②中溶液存在:2c(Cu2)+c(H)=c()+c(OH-)
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D.③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8H=3Cu2+2NO↑+4H2O
8 . 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反应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I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2NO2↑+2H2O
B.过程III反应速率比过程I快的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致使速率加快
C.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即使再抽入空气,金属铜屑也不继续溶解
D.②振荡时,针管内可能会发生的反应有4NO2+O2+2H2O=4HNO3
9 .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制备金属钛的步骤: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W的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通入黄绿色气体单质Z,得到化合物甲和化学式为WX的气体乙,气体乙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②金属Y形成的淡黄色氧化物可用于呼吸面具。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Y的金属单质与甲反应可得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小于X的氢化物
B.简单离子半径:Z>Y>X
C.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用做工业上的重要有机溶剂
D.含Z元素的某种盐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2021-03-08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单元测试定心卷(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0 .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中含氨氧化物,是雾霾成因之一
B.该过程中是生成物
C.该过程中氧元素被还原,氮元素只被氧化催化剂
D.该过程中会发生反应:
2021-01-08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7 本专题达标检测-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