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MgCO3的分解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
1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溶解,无气泡溶解,有气泡
2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蓝色沉淀蓝色沉淀
3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血红无现象
4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红色褪去先变血红,后褪色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血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上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小组同学欲研究SO2及Na2S2O3的性质。
(1)将相关的含硫物质分为如下表所示3组,第2组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
第1组第2组第3组
S(单质)SO2、X、Na2SO3、NaHSO3SO3、H2SO4、Na2SO4、NaHSO4
(2)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SO2的性质:(熔点:SO2-76.1℃,SO316.8℃;沸点:SO2-10℃,SO345℃)

①装置I模拟工业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甲同学按I、II、III、IV的顺序连接装置,装置II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III中溶液逐渐褪色,生成Mn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乙同学按I、II、IV的顺序连接装置,若装置IV中有40mL2.5mol•L-1NaOH溶液,反应后增重4.8g,则装置IV中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已知Na2S2O3溶液与Cl2反应时,1molNa2S2O3转移8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Ⅰ)甲同学设计实验流程的目的是证明Na2S2O3溶液具有碱性和_______性。
(Ⅱ)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Ⅲ)乙同学认为应将上述流程中②③所加试剂顺序颠倒,你认为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更合理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
2023-03-18更新 | 111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单元测试
3 . 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下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甲~己均含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铁与高温水蒸气的反应可实现上述甲到乙的转化
B.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时迅速转化为红棕色粉末
C.向戊的水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会变成血红色
D.在空气中加热丙会生成红棕色固体
(2)高铁酸盐()是一种高效净水剂,请结合图像推测其净水原理_______
(3)在戊的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并放置一段时间的现象是_______,在放置过程时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甲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未配平)。若产物中戊和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还原剂与氧化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 . FeCl3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用如下装置模拟干法制备FeCl3。已知:FeCl3加热易升华,在空气中易潮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浓盐酸的性质是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硬质玻璃管直接接入收集器而不用导管连接D和E的原因是_______
(3)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产品FeCl3不纯,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
(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称取收集器中粗产品m g配制成100 mL溶液,进行FeCl3纯度的测定(粗产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已知:)。取10 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生成I2,生成的I2恰好与V mLc mol/LNa2S2O3溶液反应。则FeCl3的纯度为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Ⅰ.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的氧气供给,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证明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1)装置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为_______。
A.饱和NaHCO3溶液B.浓H2SO4
C.饱和NaCl溶液D.NaOH溶液
(3)装置③中的试剂作用是_______
(4)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量的木条放在a处。a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步骤_______(填“1”或“2”)。
Ⅱ.Na2O2常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分析试剂等。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省略),用金属钠和空气来制备Na2O2 (不考虑空气中N2与Na反应)。

(5)若规定气流的方向为从左到右,各仪器连接的接口顺序(每个装置只用一次)是:_______
(6)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7)装置II的作用是____;若没有装置IV可能导致生成的Na2O2中含有____(填化学式)。
6 . 下图所示的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请写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图中①和②的转化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③和④的转化说明含氮有机物和含氮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C.发生⑤转化的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
D.⑥是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的反硝化过程,该过程无助于弥补人工固氮对氮循环造成的影响

(3)氮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可表示为+ 2O2+2H+ +H2O,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 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的氧气体积为 ___________
2022-09-24更新 | 750次组卷 | 2卷引用:【知识图鉴】单元讲练测必修第二册第五单元 01讲核心
7 . 有A、B、C、D、E五种微粒,它们可能是原子或离子,并且所含的元素都位于短周期。A显负价时,几乎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金属原子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前一周期的同族元素多8,其单质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Cu;C元素有三种同位素C1、C2、C3,C1的质量数为C2的1/2,为C3的1/3;D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显碱性;E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带负电荷的微粒,它共有10个电子,E极易与C+结合成中性微粒。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五种微粒的符号: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
(2)写出C的同位素名称:C1_______、C2_______、C3_______
(3)A与B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晶体;C和D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
2022-08-2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本专题达标检测
8 . 实验室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二溴乙烷的装置(加热、夹持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

提示: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140℃时反应生成乙醛,170℃时反应生成乙烯。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二溴乙烷乙醚
常温下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
沸点/℃132
熔点/℃9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长玻璃管E的作用是_______
(3)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_(填字母),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将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__层(填“上”或“下”)。
2022-08-20更新 | 4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烃的衔生物
9 . 我国某现代化铜冶炼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该铜冶炼厂以该废水为原料制备硫酸钠、硫酸亚铁晶体()并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流程(流程中加入的试剂均过量)。

已知:加入的试剂①为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溶液A中所含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的试剂③为_______(填试剂名称)。
(3)检验溶液D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具体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写出检验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
(4)若取2mL溶液D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此现象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2-08-17更新 | 83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10 . 含镁3%~5%的铝镁合金是轮船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现有一块质量为m g的铝镁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1:铝镁合金与足量盐酸反应,测定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
方案2:铝镁合金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滤、洗涤、烘干,测定剩余固体质量w1 g。
方案3:铝镁合金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灼烧,测定固体的质量w2 g。
(1)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按照方案1进行了实验。
   
①装置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绘出正确的装置图_______
(2)方案2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方案3中“过滤”操作中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若按方案3进行实验,测得的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不同于上述方案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