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探究的氧化性强弱。

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Ⅰ:旋开恒压滴液漏斗的玻璃塞,打开活塞,关闭活塞,通入
①装置A中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证明的氧化性大于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③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D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3)实验Ⅱ:实验Ⅰ进行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打开,通入气体,验证的氧化性比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实验完成后,打开弹簧夹,持续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
(4)淀粉溶液中的测定:取10.00mL淀粉溶液,加入足量的硫酸酸化的溶液,然后加入少量的粉末除去,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三次测量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5.00mL()。
①滴定终点现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 . 在45~ 50°C时,臭氧(O3)可以将碘氧化为碘酸碘[I(IO3)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9O3+2I2=I(IO3)3+ 9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3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I(IO3)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均为+5
C.氧化性:I(IO3)3>I2
D.氧化性:I2> I(IO3)3
2022-05-08更新 | 67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一)化学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KNO3溶液的方法获得KNO3固体。已知KNO3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发生反应:2KNO32KNO2 + O2↑。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KNO2,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AgNO2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略带黄色)固体
ⅱ.KNO2能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生成I2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
(1)实验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
(2)实验②中,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 5NO+ 6H+ = 2Mn2+ +_______ + 3H2O
(3)实验③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实验③中选择KI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填字母)。
a.KNO2具有氧化性,KI具有还原性
b.KNO2具有还原性,KI具有氧化性
【反思评价】
(4)综合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实验①、②、③均可以证明固体X中含有KNO2;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③不能证明固体X中含有KNO2。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
4 .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时淀粉试纸会变蓝
B.足量能使湿润的、已变蓝的淀粉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
D.途径II中若生成1,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
2022-11-10更新 | 32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考点28-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Pb3O4与HNO3溶液发生反应I:Pb3O4+4H+ =PbO2+2Pb2++2H2O;PbO2与酸化的MnSO4溶液发生反应II:5PbO2+2Mn2++4H++5=2+5PbSO4+2H2O。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由反应I可知,Pb3O4中Pb(II)和Pb(IV)含量之比为2:1
B.由反应I、II可知,氧化性:HNO3>PbO2>MnO
C.Pb可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Pb+16HNO3=3Pb(NO3)4+4NO↑+8H2O
D.Pb3O4可与盐酸发生反应:Pb3O4+8HCl=3PbCl2+4H2O+Cl2
6 . 已知某一反应体系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则关于该反应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
B.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H2O2,还原产物是O2
C.氧化性:H2CrO4 > O2
D.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L
7 .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可用于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马蒂逊(Mathieson)法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阶段,参加反应的NaClO3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若反应①通过原电池来实现,则ClO2是正极产物
C.反应②中的H2O2可用NaClO2代替
D.反应②条件下,ClO2的氧化性大于H2O2
8 .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淀粉遇单质碘变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所得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一定变蓝
B.途径II中若生成1 mol I2,消耗1 mol NaHSO3
C.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一定条件下,IIO3可能生成I2
2018-09-10更新 | 164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题02
11-12高三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9 . 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白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B.从上述反应可知氧化性HNO3>Fe3+> 稀硫酸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D.若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通入的SO2 和逸出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019-10-26更新 | 44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考点19-铝三角、铁三角的问题探究
10 . 已知氧化性:BrO>ClO>Cl2>IO>I2。现将饱和氯水逐滴滴入KI­淀粉溶液中至过量。
(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