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根据下列实验目的、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及现象结论
A实验室证明乙炔生成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电石上,使生成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有乙炔生成
B探究固体样品是否变质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样品已经变质
C比较的氧化性 向NaBr、K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氧化性:
D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无色气体产生乙醇中含有水
A.AB.BC.CD.D
2023-04-28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二)化学试题
2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样品中是否含有Na元素用玻璃棒蘸取样品进行焰色试验若火焰呈黄色,则该样品中含有Na元素
B探究Fe2+、Br的还原性强弱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若CCl4层无色,则Fe2+的还原性强于Br
C检验铁粉是否变质取少量铁粉溶于稀盐酸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未变红色,无法说明铁粉是否变质
D确认二氯甲烷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先搭建甲烷分子球棍模型,后用2个氯原子取代任意2个氢原子,重复数次,观察所得球棍模型的结构若所得球棍模型均代表相同物质,则确认二氯甲烷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A.AB.BC.CD.D
3 . 下列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及现象结论
A在FeCl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FeCl已变质
B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NaHCO样品中含有NaCO
C在高锰酸钾粉末中加入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氧化性:KMnO<Cl2
D在AlCl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产生白色沉淀Al(OH)不与NH·HO反应
A.AB.BC.CD.D
2022-12-1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2
B探究FeSO4固体样品是否变质取少量待测样品溶 于蒸馏水,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样品已经变质;若溶液不变色,说明样品没有变质
C比较Cl2、Br2、I2的氧化性向KBr、K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证明氧化性:Cl2>Br2>I2
D比较H2CO3与CH3COOH的酸性用pH计测定pH:
①NaHCO3 溶液
②CH3COONa溶液
pH①>②,证明H2CO3酸性弱于CH3COOH
A.AB.BC.CD.D
2022-05-18更新 | 118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C用pH试纸测得: CH,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电离出H+的能力一定比CH3COOH的强
D将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 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样品已变质
A.AB.BC.CD.D
6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将FeCl2样品溶于盐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原FeCl2样品已变质   
B将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Na2SO3样品已变质
C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3滴稀硫酸,再加入10%的H2O2溶液滴入稀硫酸未见溶液变蓝;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立即变蓝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强于I2
D向5mL0.5mol/LNaHCO3溶液中滴入2mL1mol/L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有无色气体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BaCl2=BaCO3↓+2NaCl+CO2↑+H2O
A.AB.BC.CD.D
2018-11-20更新 | 1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A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成分为纯净的AlCl3
B将少量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Na2SO3已变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
D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变黄,则Cl2的氧化性强于Fe3+

A.AB.BC.CD.D
2017-07-25更新 | 7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卷理综化学试题
8 .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 验 目 的实 验 操作
A验证金属性Na大于铁向FeCl3溶液中加金属钠,观察是否有铁析出
B验证NaI溶液中是否含有FeI2向NaI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C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D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A.AB.BC.CD.D
2015-11-06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9 . 我国是世界产镁大国,金属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一种由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O▪MgO,含少量SiO2、A12O3、Fe2O3等杂质)冶炼金属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萤石的主要成分是CaF2,用于降低真空还原反应的活化能。
回答下列问题:
(1)①粉碎的主要目的________
②萤石在真空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填标号)。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
(2)Mg2+、Ca2+、Fe3+、Fe2+、A13+五种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3+>Fe2+>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结合流程以及如图温度对MgO还原率的影响关系,真空还原反应温度的最佳选择为___;高温真空还原时,CaO、MgO和FeSi反应生成单质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液态镁浇铸成镁锭时,通入的保护气不可选用N2或CO2,其原因是_______
(5)镁锭冷却后,用酸性K2Cr2O7溶液进行表面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还原产物为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6)为测定镁锭的纯度,称取a g除去氧化膜的成品镁锭样品溶于足量稀硫酸中,配成250 mL溶液。取25 mL该溶液,用0.1000 mol/L的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杂质不干扰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EDTA标准溶液V mL(已知Mg2+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该样品的纯度为___%。
2020-04-18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0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全国III)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