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根据下列实验目的、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及现象结论
A比较CH3COO-和HCO的水解常数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Kh(CH3COO-)<Kh(HCO)
B向FeI2溶液中滴几滴新制氯水,再加适量苯,振荡溶液分层,下层呈浅绿色,上层呈紫红色还原性:Fe2+>I-
C由乙二醇加酸性高锰酸酸钾溶液有气泡产生向乙二醇中滴加过量酸性高锰钾溶液无法制备乙二酸
D向0.1mol•L-1Zn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2S溶液,再滴入0.1mol•L-1CuSO4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黑色沉淀Ksp(CuS)<Ksp(ZnS)
A.AB.BC.CD.D
2023-06-02更新 | 34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 . 如图所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装置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
B.用图乙装置制备、干燥并收集
C.用图丙装置验证氧化性:
D.用图丁装置制备乙炔
3 . 下列实验中的仪器、药品选择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装置甲制备氧气,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装置乙制取氯气
C.利用装置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O
D.利用装置丁比较Fe3+、I2、Cl2的氧化性强弱
2023-12-02更新 | 423次组卷 | 2卷引用:化学(广东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4 .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制备并收集实验室检验比较的氧化性验证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ABCD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B.用乙装置制备氧气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氧气
C.用丙装置制备NO、收集和尾气处理D.用丁装置验证氧化性强弱顺序Cl2>Br2>I2
6 . 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除去中的

分离淀粉溶液和泥沙

制备无水

验证的还原性强弱

A.AB.BC.CD.D
2023-05-27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7 .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测量反应生成H2的体积
B.装置②制备无水MgCl2
C.装置③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
D.装置④验证Fe3+的氧化性
2022-01-11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一轮巩固卷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广东专用)
8 .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向沸腾的NaOH溶液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
B.提纯含少量苯酚的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亚硫酸钠是否变质:将试样溶解后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比较铁与铜的活泼性:将铜粉加入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2016-04-29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9 . 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ABCD
装置
在①中将铁粉、碳粉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
现象蔗糖变黑,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左边棉球变黄,右边棉球变蓝产生气泡,溶液冷却后稀释呈蓝色②中倒吸一段水柱
结论品红溶液褪色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体现了的漂白性氧化性:用该装置可以制备说明①中发生了吸氧腐蚀
A.AB.BC.CD.D
10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 K2FeO4 )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高铁酸钾为紫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难溶于乙醇;在0~5° C、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酸性、中性溶液中易分解放出O2;198 °C以上易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装置中发生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③C装置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装置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 +2Fe(OH)3 +10KOH= 2K2FeO4 + 6KCl+8H2O、______
④将装置C中粗产品溶于冷的KOH溶液,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得粗产品。选择无水乙醇进行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__(写一条)。
(2)为探究K2FeO4的性质,即证明K2FeO4是否能氧化Cl-而产生Cl2,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与现象

i

取适量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

ii

取少量a,滴加淀粉KI溶液,无明显现象

iii

                                              

iv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
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①实验i中产生的“黄绿色气体”中,除含有Cl2,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化学式)。
②实验iii证明a中含有Fe3+,写出相应的操作以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K2FeO4氧化了Cl-的实验是____(填“ i”“ii” “iii”或“iv”)。
④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 ,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理由或方案:_______________
2023-06-17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测评(六)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