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机综合推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2010·江西·三模
1 . 有A、B、C、D、E、F、G七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ABCDEFG
A------
B----
C----
D---
E----
F--
G--
(1)A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3)①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G与过量氨水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6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
2010·江西宜春·一模
2 . 下图所示各物质是由1~20号元素中部分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未列出。已知D、L、M为气体单质,C、E、H为气体化合物,反应②、④、⑥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反应⑤是实验室制备气体C的重要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
(2)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用编号填空)。
(3)C、H的熔沸点比较:C___H(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1molA与水反应可生成1molB和2molC,A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有甲、乙两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
I.向甲容器中通入3 mol M和4 mol L,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a mol。此时,M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下列能提高反应物L的转化率,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并没有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①降低合成塔温度                                          ②适当增大压强
③不断分离出产物C                                      ④加入合适催化剂
II.向乙中通入2 mol C,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与I中第一次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还需通入__________mol M和__________mol L。
III.若起始时,向乙中通入6mol M和8mol L,达到平衡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b mol,
________(选填“>”、“<”或“=”)。
2016-12-09更新 | 5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新余钢铁中学高三年级全真模拟(理综)化学部分
3 . 物质A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乙为金属单质,常温下,它在G 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 F 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有的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给出,反应条件也未注明)。请讨论以下两种情况(注:两种情况下各字母代表的物质可能不同)

(1)第一种情况:A为气体;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 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时,有大量白烟生成;甲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金属单质; D 和 F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
① B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D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种情况:A为黄色固体;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 D 的水溶液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
① 工业上,反应 I 在___________________(填设备名称)中进行。
② 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③ D和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请简述检验G溶液中阴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反应Ⅰ、Ⅱ、Ⅲ均为完全转化。现取m克含A及少量杂质的样品,按上述过程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与反应),得到密度为ρ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a% 的G溶液n mL。则该样品中A的质量分数=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2016-12-09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
4 .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W
XYZ

其中X、Y、Z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21。
(1)W与Z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
(2)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Y的氢化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水溶液呈
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X W4、Z2和KOH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2YZ2(g)Y2Z4(g);H<0。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XZ2和X2Z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
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点。
② 25 min时,增加了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mol。
③ a、b、c、d四个点中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________
(填字母)。
2016-12-09更新 | 5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
2010·江苏南通·三模
5 . .下列转化关系图中,A、B、C、D、E常温下为气体,B、E、F、K为单质,其中F为黑色固体;C、D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E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I是一种红棕色固体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C的电子式为。
⑵检验溶液L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⑶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⑷F与G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⑸气体A的密度为2.68g·L1(标准状况),通过计算、推理,可确定A的分子式为。
2016-12-09更新 | 8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2010·江西九江·二模
6 .    甲、乙、丙为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X、Y是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未注明,反应不产生其它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是水,甲、乙中的元素同一周期,写出甲和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若Y是水,甲、乙中的元素同一主族,写出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X、Y均为氧化物,若中X常温下为气态,Y常温下为固态,X为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用电子式表示Y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
(4)若X、Y均为氧化物,其中X常温下为固态,Y常温下为气态,则固体X熔化时破坏的是__________(填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请写出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5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7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 <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2016-06-10更新 | 6313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2010·江西新余·三模
填空题 | 适中(0.64) |
8 . 现有A、B、C、D、E五种可溶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H+、Na+、Al3+、Ag+、Ba2+
阴离子
OH、Cl、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2)写出E溶液与过量的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 —a" kJ·mol-1。
请写出相同条件下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25°时C、E溶液pH=4,则E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C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倍。
(5)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一价离子(+1或一1)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011-01-14更新 | 9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