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氧化硫的制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B中酸性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装置C中产生淡黄色浑浊,体现了___________性。
(3)通入足量后D中仍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加入列物质后均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的物质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
(5)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05-01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为探究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ii.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iii.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B中红棕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认为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
(3)iii中滴入少量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观点1:的量少不能氧化
观点2:B中有未反应的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023-03-24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物质。
(一)实验小组研究的反应。
(1)实验前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提出假设:
假设1:都是酸性氧化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类比可知反应生成
假设2:具有___________性,反应生成
(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D中导气管口,木条复燃。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干燥
③能证明假设1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为检验C中是否有生成,设计如下方案: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白色固体溶解于水,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仍有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生成。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进一步实验证明C中反应后的固体既有,又有,写出生成的反应___________
(5)实验小组分别向等体积的不含,含有溶液中通入,探究体系中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体系变化如图所示,不含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含有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已知:越小,溶液酸性越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a所示溶液的降低的原因:反应生成,溶液的增大
B.b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
C.通入不含溶液后,再通入,产生沉淀
(二)脱除燃煤烟气中的一种工业流程如下:

(6)用纯碱溶液吸收将其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7)再生池中加过量的石灰乳实现再生,部分产物可排回吸收池吸收。用于吸收的产物是___________
4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SO2的治理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问题。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质。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当观察到②中溶液颜色变浅时,①中的现象是_______
(3)装置③的作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4)硒(Se)最外层电子数也为6,其单质及化合物化学性质与硫及其化合物类似,某混合物中的硒主要以Se和CuSe的形式存在,工业上常用硫酸化焙烧法提取硒,主要步骤如下:
i.将该混合物与浓硫酸混合焙烧,产生SO2、SeO2的混合气体
ⅱ.用水吸收i中混合气体,可得Se固体
①请写出CuSe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焙烧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少量SeO2,可用NaOH溶液吸收,二者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写出步骤ⅱ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
a.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浓硒酸可能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
c.H2Se中的Se只表现还原性
2023-01-18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装置是气体的制备和性质验证装置。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装置B是除杂装置,B中的试剂x是_______(填序号)。
a.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
(3)小组同学观察到C、D中溶液均褪色。反应后C中溶液含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上述实验说明了或利用了的_______(填序号)。
A.还原性B.氧化性C.酸性氧化物的性质D.漂白性
6 . 某小组用如下装置制备并探究的性质。

(1)制备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所用硫酸的浓度较低,反应时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能体现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②中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生成,说明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4)③中观察到蓝色褪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蘸有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7 . 某研究小组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1)实验I中铁丝表面迅速变黑,反应很快停止,其原因是______
(2)实验II中产生大量气体。甲同学猜测该实验实现了的转化,设计实验证明实现了该转化,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
(3)实验III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①若B中为紫色石蕊溶液,现象为______
②若B为Na2S酸性溶液,观察到出现淡黄色的固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③若B为新制氯水,观察到氯水褪色,推测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由______价转化为______价;为证实产物中氯元素的存在形式,某同学设计实验: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结论:氯水转化为Cl-。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者“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写出2条)____________
2023-01-05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实验小组对SO2的性质进行探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A中采用铜和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为确认有CuSO4生成,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
(2)B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4)F的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2-10-2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师附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等级考化学试题
9 . 实验小组制备硫代硫酸钠 (Na2S2O3)并探究其性质。
(1)实验室可利用反应:制备Na2S2O3,装置如下图。

①用化学用语解释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
②为了保证Na2S2O3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写出一条)。
(2)探究 Na2S2O3的性质:
步骤1取Na2S2O3晶体,溶解,配成0.2mol/L溶液。
步骤2取4mL溶液,向其中加入1mL饱和氯水(pH=2.4),溶液立即出现浑浊,经检验浑浊物为S。
步骤3继续滴加氯水,浑浊度增大,最后消失,溶液变澄清。
实验小组研究S产生的原因:
已知: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6
提出假设:假设1:Cl2、HClO等含氯的氧化性微粒氧化了-2价硫元素
假设2:空气中的O2也可能氧化-2价硫元素
假设3:酸性条件下Na2S2O3分解产生S
设计实验方案:

①向试管b中加入_______
②依据现象,S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
③步骤3,继续加入氯水,沉淀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022-09-01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并将足量通入溶液中,溶液迅速变为血红色;停止通入气体,将血红色溶液密闭放置5小时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1)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取适量酸性于试管中,滴入几滴血红色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据此推断血红色溶液中含有,此结论___________(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血红色溶液产生的原因
实验过程如下表:
实验序号假设实验内容结论
增大取上述血红色溶液,滴入溶液,溶液又变为黄色假设不成立
增大溶液中,滴入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再逐渐滴入溶液,出现_____________现象假设不成立
增大溶液中加入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假设成立
(4)实验①中,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②中现象是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探究血红色物质产生的主要原因,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溶液中,加入浓度相同的溶液溶液并混合均匀,改变的值并维持进行多组实验,测得混合溶液的吸光度与出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吸光度越大,溶液颜色越深)。

①维持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2-08-15更新 | 12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北京高考真题变式题1-1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