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实验题
(1)通过如图完成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实验步骤】
ⅰ.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ⅱ.把分别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
笔照射两杯中的液体,观察现象。
【回答问题】
①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步骤ⅱ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若将实验改为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会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有同学利用下面的装置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点燃酒精灯,加热盛有固体药品的部位。请结合实验现象,完成下面的填空。

2个长柄V形玻璃管左右并列固定
①[实验现象]加热开始后,很快可以看到,盛有碳酸氢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内的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且固体附近的玻璃管内壁上附有大量的___________;盛有碳酸钠的长柄V形玻璃管内的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该实验现象充分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并且分解的产物有___________。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3)人体的胃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胃酸,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当胃酸过量时,常有胃疼烧心感觉,易吐酸水,若服用适量胃舒平【其主要成分是Al(OH)3,Al(OH)3难溶于水】,能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1-11-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碳酸氢铵可用作膨松剂,通过控制碳酸氢铵的用量,不仅使残留在食品中的氨气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还能使食品具有独特的味道。某同学设计实验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已知:膨松剂中有少量的水分且其他成分受热不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通过称量装置C的质量可测定碳酸氢铵的含量
B.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C.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应继续从m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
D.图中装置B、C对调,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024-02-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再称取剩余固体质量。加热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样品的质量为m1g,剩余固体质量为m2g,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填“A”、“B” 、“C”或“D”)。
A.        B.        C.        D.
(2)方案二: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定反应所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分液漏斗中所装液体为稀硫酸,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实验前先_______
② 洗气瓶B中所装的试剂为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③ 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_______装置前后质量的变化。(填“A”、“B” 、“C”或“D”)。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20.0g,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为19.7g。通过计算可得到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2-10-3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宁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关于的性质实验(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将分别装有的试管同时放入甘油浴加热(甘油沸点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用于比较的稳定性
B.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但是没有沉淀产生
C.b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但是没有沉淀产生
D.可用于焙制糕点,可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流程如图1:

(1)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装置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向母液中加入磨细的食盐粉末,有固体析出,为使充分析出并分离,根据溶解度曲线(图2),需采用的操作为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5)用该法制备的纯碱配制的溶液中含有,设计能证明该溶液中存在的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
2024-02-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6 . 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1)探究溶解性。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1g Na2CO3和NaHCO3固体,分别加入5mL水,充分振荡后,一支试管中固体有剩余,剩余的固体是______
(2)探究稳定性。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能够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的证据是______
②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探究与酸的反应。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

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______

______

向盛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



(4)该小组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时,运用的化学思想方法有______(填序号)。
a.比较       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024-01-2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7 .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物,装置如图所示(已知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常温下不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试剂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
(2)加热装有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
(3)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能证明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当C中钠完全反应后,停止A中反应。为了探究C中残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操作现象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静置液体表面有黑色粉末
过滤Ⅰ中混合物得到无色液体和黑色固体,将液体分甲、乙两份,向甲中滴加酚酞溶液甲中溶液变红色
向中乙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另取C中残留固体,滴加盐酸产生气体
①实验Ⅰ中黑色粉末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仅通过实验Ⅱ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中一定含有,简述理由:_______
③经检验反应生成两种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只有一种氧化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
(6)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
2024-02-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八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8 . 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于是对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碳酸钠;
猜想2.碳酸氢钠;
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1)[实验探究]小明、小磊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明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pH___(选填“>”“<”或“=”)7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小磊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猜想2成立,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明和小磊的结论不准确:
①小明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
②小磊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________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得出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3)[拓展应用]下列物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也会分解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碳酸氢铵D.氯化钠
2024-01-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镇平一高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学科训练试题
9 . 根据实验现象书写方程式:
Ⅰ.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加热NaH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再过一段时间后变澄清,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
Ⅱ.另一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3)开始时,溶液的红色没有明显变化,也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继续滴加盐酸,溶液的浅红色褪去,有大量气泡出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Ⅲ.书写方程式:
(5)实验室检验Al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制备Al(O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方法)
(7)除去Fe2O3中的Al2O3,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8)打磨过的铝条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12-12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练四(12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研究小组用为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碳酸钠固体久置空气中会吸收水,生成Na2CO3·7H2O和Na2CO3·10H2O等。
【任务一】初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Na2CO3NaHCO3
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室温,全部溶解,得到透明溶液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室温,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固体残余
取①的溶液,分别滴加2漓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溶液变浅红色
另取①的溶液,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产生少量气泡
(1)实验①得出结论:室温下,Na2CO3的溶解度______NaHCO3(填“>”或“<”)。
(2)实验②无法得出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碱性强弱的结论,理由是_____
(3)实验③中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任务二】再探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数据(传感器测得)
目的:探究溶解过程温度变化
目的:测量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
(4)实验④中,Na2CO3的溶解属于____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5)实验⑤中,滴加NaHCO3溶液,pH下降幅度较大的理由是______
【任务三】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编号药品装置B装置C
久置碳酸钠白色变蓝色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没有气泡,溶液保持澄清
碳酸氢钠白色变蓝色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连续气泡,溶液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6)实验⑥,无水硫酸铜变蓝的原因是______
(7)上述实验开始时均断断续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
(8)实验结论为热稳定性:Na2CO3______NaHCO3(填“>”“<”或“=”)。
2023-02-2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