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将铜粉加1.0mol·L-1 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
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将0.1mol·L-1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 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A.AB.BC.CD.D
2015-06-25更新 | 6275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
2 . 某小组探究CuSO4溶液、FeSO4溶液与碱的反应,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将一定浓度CuSO4溶液,饱和FeSO4混合溶液加入适量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经检验,红褐色沉淀含Fe(OH)3
(1)分析Fe(OH)3产生的原因:O2氧化所致。
验证:向FeSO4溶液中滴入氨水,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①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产生红褐色沉淀:4Fe(OH)2+O2+2H2O=4Fe(OH)3。电极反应式:还原反应:O2+2H2O+4e-=4OH-。氧化反应:___________
(2)提出问题:产生Fe(OH)3的原因可能是Cu2+氧化所致。
验证如下(溶液A:饱和FeSO4溶液+CuSO4溶液;已排除空气的影响):
序号实验试剂现象
I氨水生成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和灰黑色固体物质
II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I中可能产生Cu,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产生Cu的合理性:___________
②检验:滤出I中不溶物,用稀H2SO4溶解,未检出Cu。分析原因:
i.I中未生成Cu。
iiI中生成了Cu。由于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因此未检出Cu。
(3)设计实验(III)确认CuSO4的作用(已排除空气的影响),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___________。经检验,实验中产生了Fe(OH)3、Cu。
②II、III中均含Cu2+。III中产生了Cu,II中未产生Cu,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
(4)CH3CHO分别与AgNO3溶液、银氨溶液混合并加热,CH3CHO与AgNO3溶液混合物明显现象,但与银氨溶液混合能产生银镜。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
3 . 某补铁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说明书中建议“本品与维生素C同服”。小组同学为探究其原理,用放置7天的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资料:维生素又称抗坏血酸,易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
I.检验铁元素的价态
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试剂实验操作及现象
i2 mL放置后的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
ii2 mL放置后的溶液,0.1 g维生素C维生素C溶解,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后,溶液 仍呈无色
(1)i中观察到_______,说明溶液中存在。将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
(2)①小组同学推测,ii中溶液仍为无色是因为维生素发生了反应。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甲同学认为,可以取ii中溶液加入酸性溶液验证反应产物。乙同学认为该方法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
(3)丙同学认为ii中检验方案不严谨,应考虑pH对反应的影响,依据是_______
II.探究pH对ii中反应的影响
小组同学补充了如下实验,继续探究pH对ii中反应的影响。
实验序号试剂实验操作及现象
iii滴加5滴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浅红色比i中加深
(4)判断下列关于实验结论的说法是否正确 (填“对”或“错”)。
①pH对的显色反应有影响。_______
②加维生素,导致ii中未末检测出_______
(5)反思实验i~iii,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 (填序号)。
a.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和酸性
b.同服维生素C可减缓补铁剂中被氧化
c.使用KSCN检验时,宜先将溶液酸化
4 . 下列实验过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检验某铁的氧化物含二价铁将该氧化物溶于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紫色褪去
B检验乙醇中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
C证明酸性:H2SO3>HClO在Ca(ClO)2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
D证明:CO2有氧化性将点燃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且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A.AB.BC.CD.D
5 . 探究H2O2溶液的性质,根据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试剂a现象结论
A溶有SO2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H2O2有氧化性
B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H2O2有氧化性
C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H2O2有氧化性
D盐酸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黄H2O2有氧化性
A.AB.BC.CD.D
6 . 工业上用FeCl3溶液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液。化学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对腐蚀废液(阳离子主要有Fe2+、Cu2+、Fe3+和H+)进行处理,实现FeCl3溶液再生并回收Cu。

(1)步骤Ⅰ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Fe2+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为Fe3+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溶液C中含有大量Fe2+。取少量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A、溶液B和固体C中都含有铜元素
b.溶液C和溶液D可回收利用,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2023-01-17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合格考化学试题
7 . 微生物法浸出黄铜矿(,其中Cu为+2价)中铜元素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生物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B.可以循环利用
C.当黄铜矿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且生成,需要消耗
D.是非极性分子
2023-02-17更新 | 633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测试化学试题
8 .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一定含有
B向苯酚浊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的酸性
C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的氧化性比的强
D试纸测得:溶液的约为9,溶液的约为8电离出的能力比的强
A.AB.BC.CD.D
9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方程式能正确解释相应事实的是
A.用Cu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Cl2↑+H2↑+2OH-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O2+H2O+ =2
C.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2+3Fe2++4H+=3Fe3++2NO↑+2H2O
D.用K3[Fe(CN)6]溶液检验亚铁离子: K++Fe2++[Fe(CN)6]3-=KFe[Fe(CN)6]↓
10 .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通入酸性溶液,溶液紫色很快褪去具有漂白性
B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溶液一定含有
C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
D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