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某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K2SO4、(NH4)2CO3、NaNO3 K2SO3、FeO、Fe2O3中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色气体A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B.固体X中一定含有(NH4)2CO3、K2SO4、FeO
C.无色气体E一定含有CO2,一定不含SO2
D.固体X中可能含有K2SO3、NaNO3
2022-04-16更新 | 150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2-23高一下·全国·期末
2 . 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4H+O2=4Fe3+2H2O
B.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Fe2
C.溶液a转化为溶液b的反应中,SO2被还原
D.加入FeO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
2023-05-26更新 | 1122次组卷 | 8卷引用:期末模拟预测卷A-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探究的反应机理,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通过注射器注入适量蒸馏水,使固体全部溶解(未见气泡产生);
Ⅱ.将部分液体转移至B中;
Ⅲ.向A剩余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B中左侧溶液褪色且有气泡产生,右侧溶液变为红色。
①将部分液体转移至B中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
②右侧溶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③左侧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若向“步骤Ⅱ”A的剩余溶液中加入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为_______
②“步骤Ⅲ”的现象为_______;由此推测反应的第一步为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过氧化钠可与铝粉发生反应:,该反应可以体现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4 . 化合物X(含3种常见元素)可用作照相显影剂。对X开展探究实验如图:

请回答:
(1)组成X的3种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_
(2)X隔绝空气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已知固体D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易迅速被氧化为磁性固体。甲同学认为磁性固体为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某同学在步骤④时,逐滴滴入氯水直至过量,结果出现的血红色又重新褪去,请说明可能的原因_______
2022-06-22更新 | 9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考模拟)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实验小组探究SO2与K2FeO4的反应,实验如下。
资料:i.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ii.Fe3+可以与C2O形成[Fe(C2O4)3]3-
装置操作及现象

实验一:向B中通入SO2,产生暗红褐色沉淀X和溶液Y(略显红色);继续通入SO2一段时间后,溶液呈红色,继而变为橙色,最终沉淀消失,溶液几乎无色。

(1)A中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暗红褐色沉淀X可能含Fe3+、OH-、SO、SO,检验如下:
实验二:向X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溶解。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变红。证明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另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不能确认含有SO,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向X中加入H2C2O4溶液,沉淀溶解。继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溶解。确认X中不含SO
实验三中用H2C2O4溶液溶解沉淀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实验四:向X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溶解。加入几滴碘水(含淀粉),蓝色立即褪去。静置,一段时间后蓝色复现,振荡,不褪色。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沉淀溶解后的现象: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a.Fe3+、SO、H2O(或OH)会形成配合物HOFeOSO2

   

b. SO和O2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HSO
①向溶液Y中滴加2滴KSCN溶液,未见红色;再加几滴6mol·L-1盐酸,溶液变红。溶液Y中存在Fe(Ⅲ),但直接滴加KSCN溶液未见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取出部分实验一中的橙色溶液,久置不褪色。结合资料a中过程ii分析实验一中溶液最终“几乎无色”的原因:___________
总结:SO2与K2Fe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且遵循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规律。
2024-04-15更新 | 62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6 . 将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固体无剩余。测得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放出的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
B.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C.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显红色
D.向所得溶液中通入,可以将完全转化为
7 . 实验室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制备软磁性材料。主要转化流程如下:

(1)制绿矾。烧渣到绿矾的工艺中涉及“酸浸”“还原”“除杂”“结晶”等实验流程。
①酸浸。写出烧渣酸浸时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还原。向“酸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使完全转化为,该过程除生成外,还会生成___________(填化学式);检验是否还原完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③除杂。向“还原”后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___________,使除去完全。[已知:沉淀完全,开始沉淀。]
④结晶。结合题图所示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获得晶体的实验操作。向溶液中再加入稀硫酸酸化,___________,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晶体。

(2)制。将溶液与氨水混合溶液中的一种加入到三颈瓶中(装置见图),通过分液漏斗缓慢滴加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①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生成的沉淀需“洗涤完全”,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
(3)制。将纯净的放入管式炉内煅烧2h,获得产品。下图为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煅烧温度对产品中质量分数的影响,当煅烧温度高于800℃时,产品中质量分数降低,铁元素质量分数升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8 . 某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ZnFe2Ox(3<x<4),能在常温下将工业废气中的SO2、NO2等转化为单质而除去,由锌灰(含ZnO和少量PbO、CuO、Fe2O3等)为主要原料制备氧缺位铁酸盐及其转化废气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浸取时为了提高酸浸效率,可以搅拌或延长浸取时间
B.“除杂”过程中需要加入足量锌粉等操作,与锌粉反应的金属离子有Fe3+、Cu2+
C.除去SO2时,ZnFe2Ox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
D.ZnFe2O4与H2反应制得1molZnFe2Ox时,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8-2x)mol
2022-05-14更新 | 132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抽测化学试题
9 . 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
(2)B中收集器里盛放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固体混合物淡黄色溶液淡红色溶液深红色溶液红色褪去
①试剂X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H2O2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对上述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①取褪色后的溶液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研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a.一份中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_______
b.另一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说明_______
c.还有一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_______
②另取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_;得出结论:_______
2022-07-02更新 | 1042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用相同浓度的溶液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溶液中,的浓度不同
B.提供空轨道,提供孤电子对,两者以配位键结合成
C.溶液2不显红色,说明的结合力强于与的结合力
D.由对比实验可知,用溶液检验溶液中的比用KSCN溶液更好
2022-07-10更新 | 103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5讲 铁盐和亚铁盐(讲义)-【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